莫把食用野生动物当成“小事”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文章指出,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3月16日 人民网)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肺病毒肆虐荆楚大地。SARS带来的痛楚尚在,新冠肺炎的袭扰又来。引发这场重大疫情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研究者认为,不能排除病毒感染龟类、演化之后感染人类的可能。而此前,蝙蝠、穿山甲、水貂和蛇也分别被提出可能为中间宿主。也就是说,极可能是少数人搬起石头砸了全球人的“脚”。

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内森·沃尔夫指出:“我们都寄居在病毒星球,野生动物就是这些病毒的蓄水池”。新肺疫情的暴发也再次警示我们:如何对待野生动物,不只关乎自己、还关乎到公众。如何改变乱吃野生动物的陋习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抓好“两手”。

用足制度之力,既要有规可依,更要执行有力。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显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于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落实,公众唯有拭目以待。

筑起自律“堤坝”,既要管住心,更要管住嘴。其实,野生动物口味不佳,营养价值也无特殊之处。但却有人乐此不疲。究其根源,恐怕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还是一种猎奇显摆的心态。如果我们还不能修身律己、改变陋习,意想不到的灾难就可能随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