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故事:中国的亚马逊雨林,去了就拥有全世界

每年3月底,尽管喜马拉雅山脉险峻的山体依然冰雪覆盖,但墨脱县却已经弥漫着柚子花开和香蕉成熟散发出的沁人清香。墨脱是一个面积仅仅3万多平方公里的边陲小城,却能将全世界的风景都容纳其中。它东连察隅,西接米林,北靠波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东西北三面是喜马拉雅山和岗日嘎布山,南与印度接壤。墨脱森林蓄积量列中国各县之首,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雨林,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不仅如此,还有孟加拉虎、大犀鸟、羚羊在内的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孟加拉虎在中国境内仅存于墨脱地区,曾经在背崩乡和格当乡境内有一定数量。

作为地球上最深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部分,墨脱恒久地经历着雨量充沛,以及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磨难”。自白垩纪以来,大峡谷地区的地壳抬升速度为每年30毫米,是世界最强烈的上升区域之一。如果从高空中俯瞰墨脱,会发现墨脱被多雄拉山、金珠拉山、随拉山、嘎隆拉山等雪山包围,从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海拔仅115米的巴昔卡,层层起伏的地貌好似一朵盛开的雪莲花。《墨脱县志》里这样写道:藏经《甘珠尔》称白玛岗为“佛之至净土,圣地最殊胜”,这个汇聚无穷美感的名字传说起源于一千多年前,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越高山履平地,经过千难万险,最终发现了这个状似莲花的地方。莲花生大师说,世上有隐秘胜境16处,最大之处为白玛岗,故有“白隅白玛岗”,即隐秘的莲花胜地。清朝到这里安国定边的刘赞廷曾这样评价:“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

墨脱,是完整森林系统的核心区。完整森林就是一个近似于原始森林,并能通过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在地图上加以表现的林业专业术语,这个名词由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最早提出。完整森林的界定:一是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林地;二是在近30年至50年内,没有受到明显人为活动的干扰(所谓干扰就是砍伐、烧荒等林业活动,也包括修建道路、居民点、水渠、管线等基础设施);三是森林的线性尺度不低于10公里。作为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一块“完整森林”,它的主体部分位于西藏墨脱县、错那县和隆子县等地,但主要以墨脱为主。这片“完整森林”的面积有11459平方公里。这片完整森林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雅鲁藏布江从藏东南穿越高山转弯向南流去,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山谷,润泽着山坡上的森林。由于降雨量非常充沛,这里的森林可以分布到很高的位置,其上线甚至能够达到海拔4500米。

早在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在绘制地图时,就为雅鲁藏布江是不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而苦恼,他们派出传教士前去测绘一一不过,这些传教士全都死在险峻的路上,因此,墨脱成为了著名的“上帝禁区”。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为了入侵西藏,加紧对墨脱地区进行探险和考察,一名叫金塔普的探险者历尽千辛万苦于1880年到达墨脱。他不但测量了墨脱的地形,而且还惊奇地发现墨脱竟然有热带地区才有的热带雨林。金塔普兴奋地将所有信息标记到圆木上,投入江中,但下游接应他的人早已死于非命,这些圆木最后都漂进了孟加拉湾,不知所踪。金塔普后来也没有逃脱厄运,他被当地人抓住卖为奴隶,直到1884年才找到机会逃回印度。随后,他将自己所有的见闻和记忆以报告的形式出版发行,并绘制了地图,世人才知道墨脱不仅有热带雨林,还有独特的植被垂直带。

墨脱人这样来形容当地的环境:“山顶在白雪间,山脚在江河边,说话能听得见,走路可要一天。”由于墨脱的闭塞,以及种种相关的传说,使墨脱在无数探险者心中变得神圣起来,他们千方百计想进入。1985年,有个美国人闯进了墨脱,结果被当地人抓住,被押解出县境时,他不停地拼命讲话,而且手舞足蹈,似乎想说什么,当地人找来翻译,才知道这个美国人的意思是他认打认罚,只求墨脱县政府给他出具一个证明,证明他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美国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墨脱的野生香蕉四季常熟,柠檬长得像哈密瓜那么巨大。墨脱处于北纬27°34'—29°56'之间,气候上理应与南昌、长沙相仿。但是,这里为何能四季常绿胜似南国?墨脱县雨量丰沛、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主要得益于这里是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青藏高原的最重要水汽通道。由于特殊的水汽通道作用,夏季,强大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通道源源涌入,带来丰富的降水和热量;冬季,高大的山体挡住了北方寒流侵袭,使墨脱成为北半球同纬度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因此,这里形成了我国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低山热带北缘湿润气候带、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亚高山温带半湿润气候带、高山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带、高山寒带冰雪气候带。以墨脱为核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世界屋脊的低谷”。

特殊的气候环境,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得墨脱成为一个浓缩的地球。墨脱具备了从赤道到极地的所有气候和植被类型,能够让你在不到100公里的范围之内,实现从赤道到北极的跨越式体验。从海拔3600米的嘎隆拉隧道,到海拔1100米的县城,再到海拔800米的背崩,经历多个气候带,从寒带到热带,花不上半天就够了。墨脱气候垂直分布非常明显,许多地域也有一天历四季,从嘎隆拉隧道到墨脱城,只有93公里弯弯曲曲的公路,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即可感受到四季变化,这在全球绝无仅有。在许多旅人的心中,墨脱是人生旅行的精彩章节,只有走遍全世界才能体验的经历竟集中于墨脱一城之中,这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的。

最令人头疼的是墨脱的蚂蟥,即使你穿了高腰胶鞋,打了绑腿,蚂蟥仍能通过缝隙钻进肉里。蚂蟥区处在汗密到亚让的路段,这一带属于热带雨林区域。墨脱的蚂蟥是旱蚂蟥,可以说是当地的“特产”了,形态与水蛭相似,雌雄一体,两端有吸盘。这里共有三种旱蚂蝗,一种黑大,有10多厘米长;第二种细小,黑色,只有火柴棍那么小;第三种是花蚂蝗,毒性最大。由于热带雨林本身的阴暗潮湿,这些吸附在叶子上的蚂蟥很难被发现。人畜走过时,它能检测到气流和辐射热的变化,加快扭动探路,然后悄无声息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地附着在你身上。当这些蚂蝗从身上掉落之后,它会在你的伤口上分泌一种抗血液凝固剂,会使得蚂蝗掉落后伤口流出的血会跟蚂蝗的吸血量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