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戰後損失的四艘潛艇之一 殘骸於近日被發現

近日,海洋探險家蒂姆·泰勒和他的“第52失落工程”團隊宣佈,在瓦胡島附近發現了沉沒在海底的美國海軍潛艇SS-415 USS Stickleback“刺魚”號潛艇。

高精度聲吶拍攝到的“刺魚”號潛艇殘骸。

“刺魚”號潛艇於1945年3月29日服役,於8月6日從關島啟程開始她的第一次戰鬥巡邏。在此期間,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刺魚”號於1945年9月9日返回關島。第二天,該艦出發返回美國本土。該艦返回舊金山,參加了第三艦隊的海軍慶祝巡遊後前往夏威夷珍珠港,1946年6月26日,“刺魚”號退出現役,轉入預備役。

1951年9月6日,“刺魚”號重新加入現役,在聖迭戈海軍基地作為訓練艦使用。1952年11月14日,該艦進行了“古比 II”改裝,於1953年6月26日重返艦隊,在珍珠港加入了第7潛艇中隊。

1954年,經過改裝後的“刺魚”號。

1958年5月28日,“刺魚”號潛艇與DE-534“希爾弗斯坦”號護航驅逐艦、一艘魚雷試驗船在夏威夷地區進行反潛戰演習。這場演習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下午。在演習中,“刺魚”號完成了一次模擬魚雷攻擊後突然喪失了浮力,不受控制的下潛到約800英尺(243米)的深度。“刺魚”號潛艇隨即緊急上浮,但是這時“刺魚”號距離“希爾弗斯坦”號的距離僅有200碼(約180米)。“希爾弗斯坦”號發現與緊急上浮的“刺魚”號距離過近時拉響了碰撞警報,打滿了左滿舵試圖規避,但是為時已晚。“希爾弗斯坦”號撞上了“刺魚”號的左舷。

“希爾弗斯坦”號撞擊了“刺魚”號左舷接近指揮台圍殼的位置。

撞擊發生後“希爾弗斯坦”號上拍攝的“刺魚”號。

“刺魚”號上的水兵試圖拯救這艘潛艇。

“希爾弗斯坦”號在撞擊後立刻對“刺魚”號展開救援。

雖然參加演習的其他戰艦對“刺魚”號展開了救援,但是由於耐壓殼體損壞,進水過多,“刺魚”號仍然於1958年5月29日18時57分沉入約3300米深的海底。在此次事故中沒有人員死亡,“刺魚”號所有的艇員都被“希爾弗斯坦”號救起。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先後沉沒了四艘潛艇。這四艘潛艇分別是SS-345“科欽諾”號、SSN-593“長尾鯊”號SSN-589“天蠍”號。目前,除了“科欽諾”號,其他三艘潛艇的殘骸都已經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