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有多少,你才敢放心地變老?

前兩天,刷《奇葩說》的一期節目。

印象深刻的是儲殷遭馬東反對的這一段。

儲殷認為:

“結婚,是大多數人的最理想選擇,

因為55之後需要被照顧。”

他說:

“大家都把不結婚當做個性解放。

在這個個人主義的時代。

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很強大,所以不需要結婚。

但是四十五歲失業了怎麼辦?

六十五歲進了養老院,沒有孩子來看你。

你知道護工會怎麼虐待你嘛?

五十歲以後,像馬東、蔡康永這些成功人一樣。

一個人飄在社會上的概率是很小的。

你需要一個人幫你一起走。

婚姻就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

馬東的回應是這麼說的。

“我特別不喜歡褚殷說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

當我來代表大多數人告訴你這個世界的真相的時候,極其危險。

因為我們無法預測自己五十五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

所以我們無法代表大多數人。

是因為你從來都只是大多數人。

當你覺得自己是大多數人的時候。

少數人是誰?”

這段對話,引起了我的深思。

從節目效果來說。

現場氣氛和儲殷講的有點格格不入的。

他的觀點,不太討喜。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跟身體健康的人說。

你不能繼續裸奔,要至少有點保障啊。

不然病了,想活命你就要掏你自己的錢。

這時候,對方一般會覺得不以為然。

甚至還有點反感你。

同樣的道理。

你向一個30來歲,年富力強的人說。

你不要大手大腳花錢了,要趁你賺錢多的時候多攢點錢。

不然等你年齡大了,沒現在能賺錢,後悔就晚了。

對方也一定覺得你不會聊天。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組圖。

杭州某封閉式管理的老年公寓。

老人睡完午覺,被社區人員統一安排。

一人一個車位到樓下曬太陽。

這組圖的配文是“乖巧”。

有網友開玩笑在評論區留言。

怎麼感覺老年人曬太陽,就跟手機需要充電似的。

30幾歲,一定沒辦法想象老是什麼感覺。

但變老,是無法被顛覆的規律。

而老了之後,除了會變弱以外。

問題還有很多。

2016年,在日本NHK電視臺上線了一個紀錄片

《團塊世代 悄然迫近的老年破產》

讓很多人對於「長壽」和「養老」有了一些敬畏心。

團塊世代,指的是1947-1949年間出生的一群人。

到2016年,他們正好步入70歲。

事實上。

這群人是上世紀60年代的經濟主力。

但當他們步入70歲時候,卻面臨著雙重危機。

有28.7%的團塊世代,需要照顧老人。

有3.17%的團塊世代,子女需要經濟援助。

曾經的經濟主力軍。

卻面臨“老後破產”的困境。上要照顧比自己還要蒼老的父母。

下還要支柱收入不穩定的孩子。

他們年事已高,卻要打工贍養一大家子......

錢根本不夠用。

醫藥費、房租費支付完,就拙荊見肘了。

一位老人甚至表示:

“如果錢都花完了

我可能……

會考慮自殺”。

這些老人,有些完全沒有存款。

年輕工作時候的養老金,連基本生活都沒辦法覆蓋。

房租和醫藥費付了之後。

還有600多元赤字。

即便一些有些存款的,節衣縮食。

錢也只能夠自己活到95歲。

再往後,想要活下去,就沒錢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日本,那麼多高齡老頭老太。

卻還在開出租車、在居酒屋裡面打工。

因為不繼續打工,就沒有錢。

沒有錢,他們就活不下去。

看整個紀錄片的過程。

聽到很多老人提到一個詞。

就是“一死了之”。

不禁會想。

未來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

會不會像他們一樣?

老了發現錢完全不夠花,但是卻沒能力掙錢了?

自己要養老,頭上還有高齡老父母。

腳下還有30多歲工作不穩定的兒女需要幫扶。

“老年生活真的艱難,因為生病、照顧老人等原因可能花費比年輕時還多,但幾乎不能賺錢了,所以理性的人應該早早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準備。

這不就是我們的未來嗎,長壽和少子化,沒有夕陽紅,只有幹到死。”

根據2018年《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顯示。

當前我國有1.76億獨生子女。

很多80後、90後感慨: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爸爸媽媽只有我。”

變老,是怎麼也逃不掉的話題。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主旋律。

但是,主動地變老,提前做規劃。

和被動地等著變老,啥準備也不做。

結果,是天壤之別。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最近這幾年,身邊有些的同齡人。

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養老問題了?

他們當中不少人。

在這兩年陸續給自己存了一筆老了可以用錢的

年金

甚至有些還給自己規劃了「養老社區」

想趁著自己最能賺錢的時候,給未來生活多一些可能性。

過的舒服,不看別人臉色,精神自由。

30歲的人,一年亂花錢。

消費個10萬,在一線城市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只是錢花掉了,除了開心以外,並不能再給你帶來什麼。

但一年如果能存下來10萬,存10年。

存100萬本金的增額終身壽險保單。

就像我之前介紹的。

到你70歲的時候,可以複利漲到348萬

到你80歲的時候,可以複利漲到近500多萬。

90歲的時候,可以複利漲到近700萬

有這筆錢,就意味著,你可以舒舒服服的老去。

可以不再去打工。

賺吃飯的錢、看病的藥錢。

當然中途你想要用錢,隨時可以通過減保的方式把錢拿出來。

剩下的繼續在賬戶裡複利生息。

靠時間槓槓,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錢袋子和現金流。

即便老了,也不會拙荊見肘。

也可以從容、體面地走完後面的人生。

面對變老,得病,去世。

這些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有些人選擇視而不見,逃避現實。

但有些人,選擇主動出擊,正面應對。

就像老話說的。

浪潮退去,就知道誰在裸奔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

點個在看再走哦~

今天週三,有個好心情

更多保險乾貨和案例知識,講給你聽~


相關閱讀:

作者Kris:

R&F創始成員,資深保險經紀,金融碩士,簽約作者,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