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原來你是這樣的達爾文。

​​


1999年,美國做了一項調查,

評選出1000-1999年間,

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一千個人,

並將他們的事蹟整理出版,

書名為《一千年一千人》

排名前十的人物中,有我們熟悉的

哥倫布(2)、伽利略(4)、莎士比亞(5)、牛頓(6)、達爾文(7)、達·芬奇(9)、貝多芬(10)。



這期我們就詳細介紹下,

從長達一千年時間裡無數的人類中脫穎而出的

達爾文

達爾文全名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他的親戚朋友應該是叫他查爾斯,

不過我們更習慣叫他達爾文。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美國,

恰巧在同一天,達爾文在英國誕生。



達爾文出身貴族,家境優越。

當時,英國最受推崇的職業有法官、醫生和神職人員。

達爾文的爺爺是服務王室的醫生,父親也從醫;

外公被稱為“英國瓷器之父”,家資充沛。

從小時候起,達爾文就習慣記日記,

同時他還有收藏癖,

對身邊的植物、石頭,都有極大的興趣。



16歲,在父親的期望下,

達爾文去了愛丁堡大學學醫。

不過當時的手術場面可能給達爾文留下了陰影。

因為沒有麻醉技術,

手術中患者一直在掙扎慘叫......

達爾文進了兩次手術室後就放棄了當醫生的偉大目標。

在父親的再次建議下,

達爾文入讀劍橋大學基督學院,

準備拿到神學學位後成為神職人員。

這次達爾文順利地畢業了,

雖然也像普通男大學生一樣喝酒打牌,

但他還是拿到了不錯的學習成績。



在劍橋大學,

達爾文開始接觸植物學和地質學。

22歲大學畢業後,

他帶著地質學家賴爾的《地質學原理》一書,

乘上了英國海軍貝格爾號船,進行

環球航行



這是對他本人的人生和人類歷史來說

都非常重要的旅程!

就是在這次旅途中,

達爾文慢慢意識到,

《聖經》中的一些主張是錯的。

地球上的變化是隨著漫長歲月逐漸形成的,

而不是像諾亞的大洪水那樣激變而成。

達爾文將大部分青春歲月都用在了環遊世界上,

得到的成果是七百多頁筆記和幾千個標本。

回國後,他已經相當有名了,

發表了很多的地質學相關的文章。



三十歲時,達爾文結婚生子。

他常常生病,

一年中有幾個月時間都在療養院度過。

在這種狀況下,

他仍然開始研究動植物,並開始寫書。

研究過程中達爾文逐漸確信,

“物種是註定會發生變化的”。

最初他匿名發表了《自然創造史的痕跡》,

但由於宗教非難以及基礎資料的不足,

這本書沒有得到廣大認可。

此後,達爾文花了8年時間

研究一種叫藤壺的海洋甲殼類生物。

有了充分的實驗數據,

關於藤壺的書出版後受到廣泛稱讚。

1856年,也就是達爾文47歲這年,

他開始寫進化論方面的著作,

最後《物種起源》終於在1859年面世!



也有一種說法是:

他臨終時放棄了進化論,說自己是基督徒。

但這一說法的真實性無法確認。

1882年,達爾文臨終時和他夫人說:

“至少....我...不害怕...死亡...”

達爾文的一生留下了許多著作。

他希望死後埋在自家的家庭墓地,

但人們認為,

應該將他埋葬在與他的名氣相符的地方。

1882年4月26日,

達爾文葬於英國的先賢祠(威斯敏斯特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