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讓人無法理解的電影譯名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這個陪伴廣大影迷十年之久的系列電影,相信大家對裡頭的每個角色都不陌生。

但是你知道“擎天柱”在臺灣叫什麼嗎?這位正直、有擔當的汽車人領袖“擎天柱”。

在臺灣叫“無敵鐵牛”。

“擎天柱”的死對頭“威震天”,是《變形金剛》中的大反派。

在臺灣,“威震天”叫“巨無霸”。

《海扁王》在臺灣叫《超屌俠》。

電影《Underworld:Rise of the Lycans》的直譯名是《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

講述的是狼人與吸血鬼大戰的故事。

臺灣版的翻譯另闢蹊徑。取名為《決戰異世界前傳:鬼哭狼嚎》。

“鬼哭狼嚎”,果然好清新,好不做作!

譯名《朱諾》是原名《Juno》的直譯,中規中矩,沒有新意。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一個女高中生朱諾,由於青春的衝動而意外懷孕,並生下孩子。

這個過程中遭遇了種種難題,最後在家人及朋友們的幫助下都順利解決,也讓少女朱諾成長許多。

《Juno》的臺灣版譯名是《鴻孕當頭》。

把成語“鴻運當頭”中的“運”替換為“孕”,既點名了懷孕這件事,又暗示了懷孕帶來的好的轉變,完美的一語雙關,好有文化呀。

《遺願清單》(原名:《The BucketList》)

講的是兩個時日無多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不顧一切,去完成被生活牽絆而沒做的瘋狂事,淑芬看到最後,眼淚與鼻涕齊飛。

臺灣上映時,譯名為《一路玩到掛》。

額,倆老頭也的確是一路玩到掛。

同樣精彩的臺灣譯名還有電影《Horrible Bosses》。

在大陸地區的譯名叫《惡老闆》。

臺灣版的,叫《老闆不是人》。


法國版《My Little Princess》又名《我的小公主》。

這個根據導演親身經歷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小女孩薇奧莉塔與母親扭曲慾望的抗爭。

職業是攝影師的母親,把薇奧莉塔打扮成暗黑小公主的形象。

拍攝大量具有強烈性暗示的照片,這些照片給母親帶來了名和利。

然而小女孩並不想當母親鏡頭下的“小公主”。

《我的小公主》的臺灣版譯名叫《他媽的公主》。

善解人意的豆瓣網友還起了一個進化版片名——《去他媽的公主》。

這難道不是小女孩薇奧莉塔的內心OS?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在臺灣叫《刺激1995》

《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叫《刺激1995》,僅僅是因為一部名叫《刺激》的電影在臺灣票房超高。

於是,1995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就改成了《刺激1995》。

《荒野獵人》,臺灣譯名:《神鬼獵人》

《小島驚魂》,臺灣譯名:《神鬼第六感》

《加勒比海盜》,臺灣譯名:《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

比如《American Pie》直譯為《美國派》。

這部系列電影講述的是幾個美國高中男生,想要告別處男身份所發生的故事。

打敗《盜夢空間》,贏得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講述的作為國王的喬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最後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故事。

這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在香港叫《皇上無話兒》。

奧黛麗·赫本主演的《Roman Holiday》,在大陸地區叫《羅馬假日》。

這部黑白電影中的經典之作,講述的是某國公主與一個報社記者度過的短暫歡快時光。

女神赫本也因此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香港譯名做到了與地區特點相結合,港風十足,叫《金枝玉葉》。

一股濃濃的TVB電視劇的氣息撲面而來

印度電影《3 Idiots》,搞笑的劇情加上歡快的歌舞,還有對當時印度教育的諷刺,使這部電影廣受好評,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1。

大陸譯名為《三傻大鬧寶萊塢》

香港翻譯為《作死不離3兄弟》,也沒好到哪去,就別互相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