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丨维和步兵营的艰难“水路”

“010,拉水分队集合前准备完毕,是否出发请指示……”

凌晨5点40分,当其他战士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拉水分队已经请领武器、穿戴装具、整装待发。接到作战值班室命令,这支由1辆猛士突击车、1辆猛士指挥车和4辆拉水车组成的拉水分队,便踏上了前往白尼罗河的拉水之路。

由于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中国营还没有地下水井,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只能靠前往白尼罗河取水点拉水获取。为了避免堵车,拉水分队每天都要早起1个小时,天还未亮就出发。

车辆沿着坑坑洼洼的红土路行驶,头盔砰砰地撞击着车顶,他们却浑然不觉。除了道路的复杂,途中还经过3个武装检查站。车内战士头戴着蓝盔、荷枪实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车队周围的情况。短短12公里的距离,在国内仅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在这里却花费了将近1个小时。

雄鹰在天际盘旋,日出映红了天边的朝霞。经过一路的颠簸,6点半左右,拉水车队达到取水点。当地早起的村民正在河边洗漱,几只渔船缓缓驶过。警戒小分队下车检查情况后,迅速建立警戒,引导车辆进入取水点取水。

取水过程并不轻松,除了爬上爬下,铺设水管,启动抽水车电泵,有时还要面临机器故障。操作人员争分夺秒,尽量节约取水时间,警戒人员要十分警惕,以防不法武装分子靠近。

1个小时后,4辆拉水车全部抽满水,战士们来不及擦拭汗水就迅速上车返回营区。此时太阳已经高悬,车内如同蒸炉般,每名官兵尽管汗流满面,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因为返回的路比来时的路更难走,载满水的车辆只能缓慢地行驶在复杂的道路上,此时正值交通繁忙的时刻,驾驶员必须全神贯注。

一次返回途中,2号拉水车辆忽然报告左侧车胎被尖锐的石块扎破。由于当地冲突频发,在外面进行车辆抢修非常危险。护卫人员与驾驶员下车检查后发现车胎破口不大,便向车队指挥员建议提高车速以快速返回营区。一路艰难行进,当车辆在净水车间缓慢停车后,战士们才算是彻底放松下来,这时他们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回到营区,拉水分队将水灌注到3个蓄水池,经过水电班战士们对水进行沉淀、消毒、过滤等7道程序后,这些水才成为全营官兵的生活用水。而将这些水重复上面的过程,经过二次净化才能保证官兵们安全饮用。

拉水分队成员们进餐并简单休息后,4辆水车刚好卸完水。此时气温已达43℃,他们又要开始第二次拉水行动,每一次拉水任务下来,他们是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这样的过程拉水分队每天要经历两到三次。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执行任务,承担着为全营700人提供用水的重任。

对于驻扎在南苏丹的维和步兵营来说,金钱都难以衡量水源的珍贵,因为拉水之路“走”得真的很艰难。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作为生命之源,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战友们,让我们节约每滴水!

视频:池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