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有一位扇子大王功夫不一般,文字、花草、人物都會編!

大家都知道方塊型的漢字可以雕刻和書寫,還可以通過鍵盤輸入到電腦進行閱讀保存,除了這些人們熟知的操作和辦法,筠連縣武德鄉還有這麼一位老人,他能通過很細的竹篾條,將方塊型的漢字手工編織在竹扇上,《新華字典》上的漢字都能編。最近,搜狐新聞四川站的工作人員和小編一起,專程到武德鄉拜訪了這位老人。



這位老人叫萬文華, 是一位70多歲的退休老教師,他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在麻將桌上“消耗”自己,整天的多半時間都坐在小屋子裡,用一把鋒利的小齊刀破竹篾條,將很細很薄的竹篾條,在竹扇扇面上編織出花鳥蟲魚和精美的漢字圖案。



老人所編的竹扇,扇面內容十分的豐富,風格也各不相同。當我們走進老人·的家說明來意,老萬從房間角落抱出一大摞編好的扇子放在我們面前,扇面有純文字的,有圖文並茂的,有的是一首和幾首詩詞,有的是名人的警句,有的是為他人編的生日祝福。還有幾把是國慶節期間編織的國旗國徽和中國地圖,以及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期間編織的奧運五環和世博會圖標。他在為中國的富強加油喝彩。

但我們問起為什麼會愛上編竹扇,什麼時間會在竹扇上編字的?老萬說,十幾年前的一個夏天,熱得不行的老伴問他會不會編竹扇,她想要一把竹扇納涼和生火,在家閒賦的老萬立即找出齊刀砍回山上的竹子,從此開始了他退休後的 娛樂生涯。


老萬開始編的竹扇也很簡單和粗糙,扇面上只有簡單的“人字紋路”和“八角回紋路”,後來經過潛心研究和琢磨,不僅能夠編織出好看的花鳥蟲魚,還能編織出漢字和英文,到而今已經隨心所欲,《新華字典》上所有的漢字都能在扇面上編出來。



老萬說,要編好一把竹扇,首先要從破篾條開始,篾條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質量。篾條要破的細破的薄,每一塊竹片只能破出一層很薄的篾條,篾條破好以後再塗上色,抹上梵利水晾乾備用。



在編織圖文工藝竹扇之前,老萬首先會確定好內容,然後做好計劃和安排,比如在什麼地方出現圖案,什麼地方出現文字,什麼地方留空,都要做好精心安排和策劃,如果內容較多,圖文比較複雜,還要首先繪製好施工圖紙。因為竹扇具有對稱性,要在對稱中求不對稱,在不對稱中求對稱。



憑藉一手好手藝,老萬的名氣越來越大,向他所求竹扇的人絡繹不絕,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有領導幹部,也有普通朋友,甚至還有他曾經教授過的學生,但無論是誰,他都是有求必印儘量滿足。儘管編一把竹扇需要好幾天時間,對索求竹扇的人,老萬也只象徵性地收取一點手工費,一把扇子收費才100元。



有時間,老萬也會把自己精心編織的工藝竹扇拿到街上去擺攤出售,無能他在什麼地方擺攤,小攤前就會很快集聚一大群人,有嘖嘖稱讚的,有仔細欣賞的,有拿起來就給錢買走的,熱鬧非凡。


老萬刻苦鑽研竹扇編織工藝的精神影響了不少人,去年,他所任教退休的中心校在舉辦少年宮學習時,再次請老萬出山,每週為他安排兩節課,讓他專門為學生們編手工竹扇,體驗生活。



老萬下一步還打算在手工竹扇上添加現代元素,在扇面編織手機二維碼,滿足喜歡玩手機的人的社交和商業需求,通過掃描編織在竹扇上是二維碼就可以交友和購物。



衷心祝願老萬老有所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