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历久弥新,这在周鹿敏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1975年入选上青队,到1979年进入国家队,这不长不短的4年时光始终令周鹿敏难以忘怀。对于排球赛场的心驰神往,让年仅二十出头的周鹿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面对每天高压高负的训练,无论是身体在3.5-4小时不间断的技术课训练下的疲惫感和疼痛感,还是在心理上面临随时被淘汰的不安感和危机感,周鹿敏都咬牙坚持了下来。那个时代的女排,没有优越的医疗条件,也没有优越的训练环境,更多的时候是依靠个人的毅力和意志克服逆境。是以这样,“十二金钗”才能齐齐在世界的舞台上杀出一条血路。

1981年和1985年的世界杯冠军、1982年和1986年的世锦赛冠军以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那一代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而这样的女排精神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周鹿敏。退役后的周鹿敏先是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深造,后出任上海市女排教练,直到今天,周鹿敏还在从事推广老年气排球的工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这在周鹿敏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经历过在南方冬日0℃场馆的高强度训练,由于腰椎负伤而向体内打入的一剂剂封闭针,周鹿敏自此觉得人生漫漫长路上的坎儿终究都能跨越。

当年的“十二金钗”,又好似今日的女排姑娘,不问名利,不问前程,山海不平便以意志磨平,那通往成功的路上便不再有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