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胭脂扣》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今年是哥哥張國榮和梅姑梅豔芳逝世17週年,同時也是電影《胭脂扣》上映33週年,這部電影某些程度上也被稱之為東方版“人鬼情未了”。

電影故事以交叉式的手法敘述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讓觀眾穿梭在過去和未來之中,一同體驗主角們曾面臨過之酸甜苦澀。張國榮和梅豔芳兩人就如戲中的十二少和如花,是一對映襯對方的雙飛燕,沒有他的柔弱,就沒有她的剛烈;沒有他的風流,就沒有她的痴情;沒有他的辜負,就沒有她的心死;只是燕子不同於梁祝化蝶,從如花和十二少未能同歸於盡起,兩人就註定要走上分飛的路,當時光流逝,痴情人化鬼回首,也只能感嘆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由關錦鵬導演,張國榮和梅豔芳主演的電影《胭脂扣》海報

繁華過後的沒落,以及熱戀後的蕭條

《胭脂扣》的故事背景位於香港,其時間點又分為過去與現在。從如花與十二少的1934年到袁永定(萬梓良 飾)和凌楚絹(朱寶意 飾)的1987年,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愛侶,卻因為一場執著的愛情而串聯在一起。這兩個時間點除了場景不同外,還具有互相映襯的效果,加上如花與十二少間的刻骨情緣,也讓人更為感動,更為惋惜。

哥哥張國榮在電影中飾演十二少陳振邦

梅姑梅豔芳在電影中飾演如花

朱寶意在電影中飾演凌楚絹

萬梓良在電影中飾演報社記者袁永定

在前者的那個年代,人們的娛樂消遣方式與現今大不相同,那個年代既沒有KTV、酒吧或者高檔會所,需要歡愉的群眾只能靠著戲曲、國樂、鴉片,一同共譜風花雪月。

張國榮和梅豔芳在這部電影初期中的情意綿綿

而除了上述這些東西外,還有一點是享樂時缺一不可之物,那便是—女人。在那個亂世洪流之中,樂曲、女人、鴉片,這三樣事物最能呈現歌舞昇華之貌。無論是尋求慰藉的人,還是留戀花叢的人,甚至是尋求生存的人,石塘咀的綺紅樓皆能滿足一切需求,腐敗中的奢華,正是那個時代的最佳寫照。

電影《胭脂扣》梅豔芳劇照

隨著歲月變化,五光十色的燈火從燈籠變成了霓虹燈。至於過了53年的社會,所表現的只有繁華過後的沒落,以及熱戀後的蕭條。在1987年的香港,觀眾看不到如綺紅樓般奢華糜爛的景象,出現在眼前的是冷漠的人群、來去匆匆的車潮,還有景物全非的感嘆。相較於前者的興隆,後者冰冷的形貌,象徵的並非只是時代的改變,更多的是要藉由景物的變換,來述說如花與十二少感情的糾葛。

電影《胭脂扣》張國榮劇照

電影《胭脂扣》張國榮和梅豔芳的劇照

情定胭脂扣,恨意綿綿《客途秋恨》

“3811”是一組密碼,“我在老地方等你”是一組密語,只有另外一個人知曉其中的涵意。《胭脂扣》一開始(1934),三次燈明燈暗,三次補妝,畫眉、抿胭脂、定妝抿唇,十二少第一次去青樓找如花時,如花的三進三出,讓他空等待,也是一組密碼。

當然,十二少贈與的胭脂扣本身,就是一個定情信物的密語,一則消息,一次長達五十三年的遺憾與等待。

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

《胭脂扣》就是用無數的密碼串連起的,我想,愛情本身也是吧,只有兩個人之間才能通曉的語言和信息;兩人一個世界,在情迷之中,不需多言只用歌曲互有信息。譬如,十二少第一次遇見如花時,如花女扮男裝,

吟唱的那首粵曲《客途秋恨》既是定情曲,也是命運的預告: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第一觸景更添情懊惱,虧我懷人愁對月華圓。開頭,就預言了從今往後的遺憾。

粵曲《客途秋恨》既是定情曲,也是命運的預告

《客途秋恨》傳是清代道光年間寫成的南音曲,描述文人繆艮與妓女麥秋娟的愛情故事。《客途秋恨》曲出現在電影中兩次,除了首次見面,如花唱詠而十二少續接,提點出兩人相識墜入情網的電光之時,第二次便是如花要見十二少的母親之前,兩人歡快地在青樓並肩躺下,揮扇聽戲了,只是殊不知,兩人的感情即將急轉直下,面臨從家人或者母親的反對。

電影《胭脂扣》劇照

《客途秋恨》曲用來穿引如花與十二少的愛情,想來是很諷刺的,該曲終下卷是男主角幻想私奔卻無力去做,最終恨意綿綿。這也遙遙呼應瞭如花與十二少之間愛情命運的分歧:兩人相約吞鴉片自殺,如花殉了情,被下了安眠藥的十二少卻意外獲救,一死一生,一陰一陽,從此永隔。後來的陳十二少,在長達五十餘年的落魄裡,拋下富庶家業,轉去學戲,但電影工業興起後,鮮有人看粵戲了,十二少在劇組跑了一輩子的龍套,電影的虛虛幻幻,臺上臺下的真真假假,有沒有使得十二少想起自己?有沒有想起有一人為自己而死,但自己卻活了下來,苟且偷活地過了一生。

電影《胭脂扣》十二少和如花的情意綿綿

為愛殉情,卻造化弄人,陰陽兩隔

在電影中兩人觸目慟心的殉情畫面,讓人感嘆不捨。從嘴角吐出的鮮血,還有以忌日、時間為約的來世暗號,都彰顯出他們以死明志的決心。然而事實的真相卻非如此,這場看似梁祝蝶影的美夢,其實只是如花一人的冀望。

電影《胭脂扣》梅豔芳飾演的如花劇照

隻身一人的如花,在綺紅樓所擁有的不過是如海市蜃樓般的曇花,撇去這虛華的假象,只有十二少的愛才是真實。為此,如花愛的痴狂、愛的執著,這個泥潭她已陷的太深、太沉,愛憎的火焰可以讓她為十二少付出一切,相反的是十二少僅能與她廝守一生。所以當殉情成為唯一能圓滿這段愛情的方法時,如花說什麼都要讓十二少陪她一起走,因為這是她唯一的選擇。

電影《胭脂扣》劇照

然而人面對死亡的恐懼,是不是愛情可以衡量的?

這個答案,就觀眾的角度來說,是否定的。其因有三,一是十二少本為一個花花公子,他之所以將目光駐留在如花身上,除了是因為如花多變的氣質讓他不厭倦外,更是因他心繫如花。

電影《胭脂扣》劇照

二是十二少為了如花,不只捨去以往的生活,還違逆了父母,他在臺上對如花的擁抱,象徵的不僅是痛苦,還包括他為如花犧牲一切的情意。

電影《胭脂扣》劇照

三是在如花決定走上絕路後,十二少縱然心有躊躇,仍是伴隨如花走完這程。雖說結局不復初衷,可捨命相隨的行徑,仍證明他的心意。但是,十二少與如花終究不同;

如花的生命只有十二少,她的愛盈滿自身,可十二少的生命並非只有如花,他還有父母、家業、夢想……等各式各樣的事物。

電影《胭脂扣》劇照

因此就算十二少深愛如花,他也不會隨如花而去,只因這個人世間還有太多他眷戀的事物。故而在獲救之後,十二少選擇走上另一條人生,至於他對如花的愛與愧疚,則隨著時間漸漸消散。感嘆的是這個嶄新的人生十二少並未好好把握,從晚年他潦倒落魄的淒涼樣貌,大致能猜想他的敗家經歷有多麼精彩。

電影《胭脂扣》劇照

平心而論,十二少其實是個脆弱的男人。在感情上,他無法保護他深愛的女人;在事業上,他既無法守成、又沒有拓展;在歷練上,他只會在片場當一個吹噓往日風光的老龍套。這個男人不僅一事無成,還沒有擔當的肩膀,只能說當如花愛上十二少的那刻起,就註定兩人一場空的結局。

電影《胭脂扣》梅豔芳飾演的如花劇照

痴痴等待五十三年,終不見有情郎來

在漆黑的夜空下,時間來到1987年,一間吵雜的報館裡,一對平凡的情侶為故事拉開了新的序幕。報社記者袁永定遇到前來尋人啟事的如花,溫柔婉約的語調、典雅矜持的氣質,如花的一舉一動都給袁永定一種格格不入的詭異感,但更令他吃驚的是,這個女人竟如影隨形的跟著他。

電影中萬梓良和朱寶意飾演一對情侶

隨著兩人的交談,袁永定漸漸發現,眼前的女子並非是人,而是一個從陰間而來的鬼魂。起初,驚慌失措的袁永定只想趕緊逃離如花的身邊,可隨著時間過去,憐憫逐漸取代恐懼。只因淚眼婆娑的如花非但不嚇人,還讓人為她感到同情,因為這個死去五十三年的女子,只為一個男人而來。

電影《胭脂扣》劇照

聽完如花的故事,袁永定和女友凌楚絹深感同情,他們也利用報社的力量為如花刊登信息,期盼她能與愛人重逢。無奈,即使早已約好時間地點,但如花心想之人卻是遲遲未現,望著傷心欲絕的如花,袁永定二人也從其他管道尋找十二少的下落,不料等待在他們眼前的,竟是另一個隱藏的真相。

電影《胭脂扣》中意氣風發的十二少

殉情是愛情最偉大的證明,亦或是人性的自私?隨後袁永定和凌楚絹發現十二少的消息,他們不只發現十二少並未身亡,還發現當時兩人體內除了有自殺用的鴉片外,還有大量的安眠藥。更叫人吃驚的是,十二少體內的安眠藥,遠遠超出如花許多,這是否代表如花偏執的私心呢?

電影《胭脂扣》劇照

面對凌楚絹的質問,如花默然不語。可從回憶的畫面裡,觀眾能借由十二少顫抖猶豫的雙唇中看出——他怕了。沒錯,十二少害怕死亡,所以如花將安眠藥混在酒內,半哄半騙的讓他服下鴉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花怎麼也沒想到,她與十二少約好3811這個重逢暗號,但十二少沒有死,這一切就失去意義,這也就給五十三年後這段人鬼情未了的情緣埋下了“落空”的種子。

電影《胭脂扣》劇照

無奈,天意撥弄、造化弄人。十二少夢醒偷生的結果,恐怕是上蒼給如花最重的處罰,在陰間的這五十三年,如花的煎熬可想而知。重回故地的她,雙眸不再散發動人的神采,僅留滄桑與期盼。時間是無情的流水,最能沖淡一切的記憶;但任憑時光流轉,如花對十二少的情意卻半分不減,可也因太過執著,故當兩人再次重逢時,那抹惆悵才會如此令人動容。

電影《胭脂扣》劇照

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當胭脂扣回到十二少手上時,也象徵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為什麼…為什麼他沒有死……這一刻,五味雜陳的不只有如花的心,袁永定與凌楚絹亦是百感交集。在他們的眼裡,如花究竟是痴情還是自私,她與十二少的戀情到底是兩情相悅,又或者只是一廂情願。若二人真是至死不渝,那為何十二少獲救後會苟且偷生。

電影《胭脂扣》劇照

倘若十二少本無意與如花共赴黃泉,那讓如花再次與他重逢,豈不害了十二少。不過,縱使千頭萬緒,有個無法動搖的事實依然豎立在他們眼前,那就是如花為十二少苦等五十三年的事實。這五十三年來,如花日思夜盼為的只是再見十二少一面,即便今天這個結果與初衷有違,可如花的這份執著、這份真心,又有誰能夠去抹滅。

電影《胭脂扣》劇照

最後,如花與十二少終於聚首,可老老垂矣的十二少,早已不復當年的英俊瀟灑。如今的他只是片場裡一個只會吹噓的龍套老頭罷了;望著滿身病痛,落魄淒涼的十二少,如花既不言也不語。這一刻過往的痴情、纏綿,那曾有的一切美好突然變得可笑萬分,只見如花緩緩走向十二少,輕聲唱出當年兩人相戀時的雙飛燕,並將定情之物“胭脂扣”還給了他。

當胭脂扣回到十二少手上時,也象徵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就如同曾有過的愛戀、激情、歡樂,所有的辛酸苦澀也隨著胭脂扣的歸還,消散天地。片末十二少尋求原諒的呼喊聲,與如花回眸一笑的容顏,成為本片最扣人心絃的場景,曾經的海誓山盟,如今只換得一聲聲的原諒,這除了叫人感傷,更讓人感嘆這世間的無奈:繁華落盡過後終是一場空。

僅以此電影懷念哥哥張國榮和梅姑梅豔芳。

戲裡戲外風華絕代、無與倫比的哥哥張國榮和梅姑梅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