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第5课】变量

Crossin丶 2020-03-24

#======== 变量 ========#

昨天说到,需要让程序理解我们输入的东西。那首先,就需要有东西把我们输入的内容记录下来,好为接下来的操作做准备。Python之神说,要有变量!于是就有了变量。

变量,望文生义,就是变化的量。python里创建一个变量的方法很简单,给它起个名字,然后给它一个值。举起几个栗子:

name = 'Crossin'

myVar = 123

price = 5.99

visible = True

“=”的作用是把右边的值赋予给左边的变量。

这里说一下另外一个概念,叫做“数据类型”,上面4颗栗子分别代表了python中较常见的四种基本类型:

字符串 - 表示一串字符,需要用''或""引起来整数浮点数 - 就是小数bool(布尔) - 这个比较特殊,是用来表示逻辑“是”“非”的一种类型,它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注意这里没有引号,有了引号就变成字符串了)


再次用到我们熟悉的print。这次,我们升级了,要用print输出一个“变量”:

name = 'Crossin'

print name

看到结果了吗?没有输出“name”,也没有报错,而是输出了“Crossin”。现在是不是能想明白一些,为什么之前print一段文字没加引号就会报错,而print一个数字就没有问题呢?

它叫变量,那就是能变的。所以在一次“赋值”操作之后,还可以继续给它赋予新的值,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值。

a = 123

print a

a = 'hi'

print a

“=”的右边还可以更复杂一点,比如是一个计算出的值:

value = 3 * 4

print value

value = 2 < 5

print value

甚至,也可以是input():

name = input()

print name

于是,我们又可以进化一下我们的小游戏了。把上次写的内容稍微改一下,加上变量:

print "Who do you think I am?"

you = input()

print "Oh, yes! I am a"

print you

看来程序已经知道我们的输入了。接下来,就要让它学会对不同的答案做出判断。这个我们留到下次再说。

#==== Crossin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