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中國古建築的五大樣式!快速領悟中國古建築的魅力!

怎麼快速認識中國古建築樣式?教你一招,就全都懂了。

圖文來自:古建說

中國古建築樣式可以大致歸類為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

1.廡殿式,為四面坡屋頂。

作為中國人,一定會對故宮廣場前的太和殿又叫金鑾殿有印象。這種房子一般用在宮殿或者壇廟等皇家建築。關於“廡”,廣字頭下有個無,“廣”我們可以理解為屋頂,屋頂下面沒人敢住,你就知道這種樣式的屋頂地位有多高了。而殿,古代皇上又叫殿下,兩個字聯繫起來,就叫廡殿。我們可以簡記為皇上用的屋子才會有廡殿。

2.歇山式,屋頂有九條脊。

清朝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家的正屋才可以用歇山式。比如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天安門,就是這種屋頂。我們可以這樣記,屋頂中間有條正脊,然後往兩側屋面分開四條斜脊,分到側面屋頂的中間的時候,

歇了下,接著再從下部分出四條脊(戧脊)。

3.攢尖頂。

最熟悉的莫過於天壇。攢尖頂最大的特點在於屋頂匯聚於一點。攢,有積聚的意思,魯迅形容何首烏,也用到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這樣的話。這種建築形式多用於亭榭樓閣。

4.懸山和硬山。

這兩種屋頂形式是最常見的民居形式。清代規定,六品及以下只能用這兩種屋頂。懸山,顧名思義,就是支撐屋頂的檁條在山牆處出挑,看起來,在側面能看出懸著的屋簷。而硬山,則相反。檁條被側面的山牆硬生生的封住,看不到半點出挑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最廣泛的民居形式,所處地域也有所區別。屋簷出挑的懸山利於避雨,因此多為南方內陸地區選擇,而沒有出挑屋簷的硬山利於防火和避風,因此多為北方和南方沿海地區選擇。

怎麼樣?看完,下次再看到我們的古建築,你能快速分辨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