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寶寶教育金收益怎麼樣,值得買麼?


文 | 吐槽君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經的吐槽君。

最近某些西方國家在疫情中的表現堪稱“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也讓我們明白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可能比人和狗的差距還大。

這個時候也只有股市還能看的出來,確實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近在忙著抄底的人兒們,也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韭”逢知己千杯少,連股神巴菲特這次也變成了大韭菜。

早在第二次熔斷的時候,我已經寫過文章《股市就像心電圖,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融危機麼》,告訴過大家撿漏抄底需謹慎

最近還是把資金放在銀行、年金險、萬能賬戶一類有固定收益或者保底利率的地方是比較合適的。

當時還有粉絲在後臺留言說:“股神都下場抄底了,這時候不撿便宜貨等啥呢?”

但願他只是說說而已,沒有真的付諸行動……

在3月16號央行正式決定降準後,代表著利率下行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利率下行嚴重影響了預期投資回報率,也導致了最近預定利率4.025%產品加速退出市場。

前兩天推薦的“自在人生”保險公司就透露出了即將下線的信息,隔壁幾個IRR一般的產品這兩天也基本都要下線了。

給我的感覺就像1999年銀行7連降息時一樣……

但這個時候還真有4.025%教育金敢上線,而且收益比之前推薦的大富翁還高,就算是限時銷售,我也真的敬佩他是條漢子。

來看看今天所測評的產品——「 華夏人壽萌寶寶教育年金險 」。

一、產品形態對比

專項教育年金的產品形態一般非常簡單。

一般都是躉交(一次性繳納)一筆費用,然後在18~21歲每年給付一定生存保險金,最後在22歲左右一次性給付滿期保險金。

最後再附帶一定的身故/全殘保障金。

廢話不多說,直接來上對比表格:

可以看到,“萌寶寶”和之前的教育金之王“大富翁”的產品形態很相似。

兩者區別在於:

· 大富翁是18-21歲每年給付9%保額,最後在21歲一次性給付剩餘64%保額;

· 萌寶寶是18-21歲每年給付8%保額,最後在22歲一次性給付剩餘68%保額。

單純以最終領取保險金而言,萌寶寶更勝一籌,但是考慮到最終領取時間萌寶寶要晚一年,所以實際收益率其實兩者基本相同。

不過萌寶寶的優勢在於,除了常規的身故保障外,

還多了一個全殘保障

並且追加的年齡也比較高,可以一直到13歲。

也就是說這款產品可以1元起投,在猶豫期後隨時在線進行加保,一直到孩子滿13歲為止。

基本運作形式,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類似於可隨時存入的死期銀行賬戶

也就是之後如果利率進一步下行,所有常見的低風險投資都不理想了,我們還可以把剩餘的理財資金全部注入到這款產品之中(單張保單上限20萬,保險公司也不可能無限擔風險)。

當然肯定是投保或者加保的時間越早,滿期之後的保險金越高:

舉2個栗子

(1)倒黴熊為0歲的孩子購買了10萬元的萌寶寶:

· 累計可領取金額 = 100000 * 2260/1000 = 226000元

· 18-21歲,每年可領取金額 = 226000 * 8% = 18080元

· 22歲可一次性領取 = 226000 * 68% = 153680元

(2)倒黴熊為10歲的孩子購買了10萬元的萌寶寶:

· 累計可領取金額 = 100000 * 1523/1000 = 152300元

· 18-21歲,每年可領取金額 = 152300 * 8% = 12184元

· 22歲可一次性領取 = 152300 * 68% = 103564元

更多具體收益可以點擊“這裡”,進入產品頁面進行測算。

收益顯示在這裡:

這裡的收益就是確定的收益,安全性和銀行定期存款是一樣的,除非國家破產,否則哪怕各種金融危機了,收益也是一分不會少的。

哦對了,還有一個亮點,這款產品是華夏人壽出品的;

保費規模目前全國第三,世界500強企業,之前嫌棄渤海人壽(大富翁承保公司)太小的寶爸寶媽們,可以盡情入了。

二、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萌寶寶是一款非常簡單且優秀的教育金產品,優秀到想生一個二胎的程度,哈哈哈。

當然槽點也是有的。

第一個槽點就是“這款教育金竟然有健康告知”,雖然不嚴格,但是槽點滿滿,大家可以看一下:

乖乖,一個教育金竟然詢問被保險人是否懷孕28周以上,這是隨便從哪個其他產品的健康告知直接扒過來的吧……

第二個槽點就是“剛上線就明確通知了下線時間”:

4月20日23:50

就賣三個星期,賣完收工,不知道是飢餓營銷,還是在這個大經濟環境下不敢擔太多風險,但這種限時產品還是令人很無奈的。

當然吐槽歸吐槽,該買總歸是還要買的,畢竟照著這個經濟形勢,這種教育金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能買到最好的產品了……

最後還要嘮叨一句,先把孩子的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買齊了,再考慮教育年金

畢竟轉嫁風險才是保險最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還有任何疑惑,可以諮詢吐槽君。

我是吐槽君,愛你們!

——————————

瞭解更多保險知識,解答更多保險疑問,歡迎關注公眾號: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讓保險不那麼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