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作者造成了我們厭惡工作

我們都聽過一個段子,而且很多人都感同身受:能驅使一個成年人在每週一到週五的清晨,全然不顧外邊寒風凜冽,準時揮別溫暖被窩,離開家門的或許就只有貧窮了!

工作是為了錢,這是大實話。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這種只為錢的想法,把我們帶進了一條死衚衕,讓我們在這條路上疲於奔命,不得安穩,永遠只有被動招架,而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應有的快樂。

討厭工作是合法合理的

你身邊有相當滿意自己工作的人嗎?如果有,那一定不多。全球第一大調查諮詢公司蓋洛普,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一直調查全球職場人士的工作狀態。他們用了20多年的時間,訪問了189個國家的2500萬名員工,總體結果是隻有13%的員工積極工作,幹勁十足,不斷地推進公司的發展;63%的人對工作不太投入,懶懶散散;還有剩下24%就更恐怖了,完全是消極怠工。

對工作除了厭惡還是厭惡,但你要問世界上有對自己工作感到滿意的人嗎?或許在那13%的塔尖裡會有這樣的人,他們把工作當成了事業。工作起來的狀態,就像在做玩填字遊戲,既有挑戰又自信。能完成挑戰,還能在挑戰中磨練和提升自己,最終獲得超出一般的成就感。

但是我們更多的人討厭工作,是因為我們沒有那樣的工作,我們大部分的人工作本來就是僵化和機械的,沒有發揮空間,有時候還伴隨著突破心理防線和道德底線。所以可以說我們討厭工作討厭的完全合法,完全有理,是工作本身該反省!

造成我們討厭工作的源頭

為什麼會討厭工作?找來找去,我們找到了亞當斯密,就是那位用看不見的手來比喻市場經濟的經濟學鼻祖。他在傳世鉅著《國富論》裡面寫到,如果一個人從事某項繁重的工作,和他無所事事所獲得的報酬是一樣的話,那麼他就會馬馬虎虎的應付。

因為懶惰和圖舒服是每個人的天性,根據這樣的人性,亞當斯密主張把工作流程細化為簡單重複,沒有實質意義的環節來進行。

他描述過一家大頭針工廠的生產過程,一個人把金屬絲拉長,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斷,一個人削尖針頭,一個人磨針尾……10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48,000枚大頭針。如果不是分工協作,一個人走完全套流程的話,每個人連20枚都完成不了,每個人重複再重複,就像摩登時代裡的卓別林那樣,當然是枯燥的,但是效率上去了。

當時就有人問亞當斯密,什麼人願意在你說的那種工廠裡做日復一日簡單、重複的工作?亞當斯密回答說,人們當然不享受那樣的工作,但是你讓他們在其他地方工作,他們也不願意。

言下之意是人性是懶惰的,在哪工作,工作內容是什麼,無關緊要。反正都是100個不願意,如果有一件事能讓他們上流水線,那就是工資。

其實亞當斯密對人性的認識也不是這麼簡單粗暴的,他把更復雜的思考寫在了他的另一本書《道德情操論》裡面。但是很多後來的理論家、實幹家並不感興趣,而是把“人性懶惰、報酬之上”這一套發揚光大了。

重新定義人性

2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亞當斯密的設計已經遍佈市場經濟制度下的所有行業,不管是工業生產行業,還是教育和文化行業,都開始切分流程,量化工作,定期核算投入、產出……這個時候大家都邁著沉重的步伐出門上班,因為除了物質報酬,你已經沒有任何上班的理由。所有這一切的開端,其實只是來源於亞當斯密對人類天性和人類動機的一個假設。

工業革命讓人類脫離了貧困,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的改善,這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工業革命緩解了物質條件貧瘠的同時卻造成了精神上的貧瘠。

或許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這樣的代價是必須的。但是到了今天,如果還堅持這種犧牲、精神富足來換取物質的行為,就太說不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去創造一種值得我們追求的人性。

幸運的是,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比如華為、谷歌、豐田……他們已經做出了改變,讓我們重新定義人性,重新設計工作,把自己變成一個好員工、好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