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地人抱團指南



“在無意識之中

你已經遵循了北京的規則”

在過去的兩個月,我們似乎都比過去更加關注“某人是從何地來”這個問題。

直到今天,湖北人依然不能返回北京,而關於海外歸國人員的討論也正在進行。

對於北京這座典型的人口輸入城市來說,這也許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基於三大運營商手機用戶特徵統計數據,根據2019年7月在北京或者來到過北京的人的手機號註冊地和實名制籍貫地,分析了一遍他們(也就是我們)的家鄉。

(下文中的“XX人”以身份證號定義,如北京本地人表示身份證號“110”開頭,天津人為“120”開頭,以此類推)



那麼,除了密雲,在北京中心城區,你最有可能在哪發現傳統北京老炮兒呢?


而在下面的地圖裡,你將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都生活在北京的哪裡。

換句話說,在下面這些地方,你最有可能遇到自己的老鄉。

(為了比較分佈相近的地區,下面與常規地理分區略有差異)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城區或街道鄉鎮的特點非常突出,下面僅舉幾個例子:









如你所見,在當今的北京,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是嚴格意義上的“本地人”。

最值得注意的數據是,湖北人民在北京常住人口中佔了3.4%,在所有省份中位列第7,排在了很多北方省份的前面。

在北京的外地人往往並不因為地理方位而形成區分,將他們分隔開的,是行業、飲食、和財富。北京就像是火人節期間的黑石沙漠,圍繞著一個個巨大的圖騰,不同種群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露營地。

但你也許永遠搞不清為什麼一個街道能聚集來自某個省份的人。支配北京現有格局的更深層原因,也許來自某種集體潛意識。

而參與其中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隱私說明:本篇內容所使用的數據僅作為整體統計使用,並不涉及個人隱私

策劃:李明揚、宋壯壯

數據:伍毅敏、李明揚

設計:宋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