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OR Art 歌詞音箱體驗:聽歌的時候有歌詞,是一個加分項

聽歌的時候,你更注重的是曲還是詞?

熟悉樂理的朋友可能會對「曲」跟有感覺,知道曲對整首歌的意義。如何牽動情緒,如何讓觀眾感受到歌詞應有的感覺,這些問題其實能夠從曲的處理中找到答案。

但像我這種不懂樂理的聽眾,聽歌的時候則會把關注點放在歌詞上。儘管不是每次聽歌都會打開歌詞,但如果有一個不侷限於手機屏幕的歌詞展示方式,對於熱愛歌詞的聽眾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加分項。

針對這個「加分項」,之前已經有設計團隊給出了方案。

來自日本的 COTODAMA 曾推出過一款名為「Lyric Speaker Canvas」的產品,那是一個嵌入在透明玻璃箱裡面的音箱。玻璃箱裡面有揚聲器,同時也還內嵌了一塊電子墨水屏。音箱在連接手機之後,透過兼容的播放應用,能夠讓這塊屏幕顯示出帶動效的歌詞。

想法雖然不錯,但 Lyric Speaker Canvas 並不支持中文歌詞顯示,這樣似乎就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意義。

後來,小米有品在 2020 年初上線了一款名為 MORROR ART 的音箱產品。

和之前提到的相似,MORROR ART 也是一款透過電子墨水屏展示動態歌詞的音箱產品,用戶只需要將音箱接入網絡,然後透過藍牙連接一臺支持車載模式的播放設備。這樣的話,MORROR ART 就可以在播放的時候展示動態歌詞了。

外觀上,MORROR ART 採用了一個標準的長方形透明箱體的設計,前後兩個面都由一塊標準的大玻璃覆蓋。

機箱正面的對角線上直接放置了兩個揚聲器,揚聲器背後直接就是屏幕,走線並沒有破壞整個透明箱的一體性,遮蓋做得還是很不錯。

在音箱沒有開啟的時候,用戶在正面其實就只能夠看到一塊深色的背板,從背側看過去其實也一樣。

背光面板覆蓋了整個基本內部,用戶基本上不可能看到裡面的電路或者走線結構,整體的觀感就跟一個水族燈箱差不多,很乾淨。

可能是為了保證這種外觀的一體性,MORROR ART 身上沒有太多開孔和按鍵。機身的開關和連接電源的 AC 口,其他的操作都由機身側面的旋鈕按鍵來操作。

旋鈕裡面附帶了旋轉和點按兩種操作模式,旋鈕主要負責選擇,而點按則用來確認。MORROR ART 出廠時會在轉盤下自帶一個基礎說明,裡面附帶了旋鈕的基本操作方式。

旋鈕雖然在調控音量和亮度的時候比較直觀,但 MORRO ART 的菜單設置還是稍稍有點複雜,要是全部用旋鈕來操控的話,還是需要一點時間適應。而且,旋鈕的按壓質感有點差,作為一款定價 3799 的音箱,我還是希望 MORROR ART 能夠注意一下這個。

打開機身後的開關,用戶就可以透過控制旋鈕來設置 MORRO ART 音箱。

初次接入的時候,用戶還需要透過 Wi-Fi 來讓 MORRO ART 聯網,連上後 MORRO ART 也可以自動加載時間。在沒有播放的情況下,MORRO ART 也可以充當一個燈箱時鐘來使用。

除了 Wi-Fi,MORRO ART 播放時主要用的藍牙來連接。

MORRO ART 支持藍牙 4.2,雖然不是最新的藍牙 5.0,但對於一般歌曲播放的連接需求來說,藍牙 4.2 還是很足夠的。雖然看視頻也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大部分購買 MORRO ART 回來的用戶應該也不會拿這款音箱來連手機或電腦看視頻。

其實,用戶購買 MORRO ART 的目標還是為了顯示個歌詞。

MORRO ART 的本地化體驗其實還可以,只要滿足「能開啟車載模式」這個條件,那大部分國內流媒體音樂平臺都能夠支持歌詞顯示。我們試過了網易雲音樂和 QQ 音樂這些常用的服務,MORRO ART 在播放器開啟車載模式的前提下都能夠實現動效歌詞,支持還是挺多的。

除此之外,MORRO ART 也支持多語言的歌詞顯示,常規的中英日三種語言基本上都能夠滿足需求,目前播放也沒有出現過亂碼等錯誤的情況,兼容性還可以。

不過,雖然 MORRO ART 是在國內發售,但要是能夠加上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的支持那就更好了。畢竟在國內,用 Apple Music 的用戶其實還是有很多的。

聲音方面,MORROR ART 搭載了一對 100mm 的揚聲器,內部搭載了一塊支持 32bit 音頻處理的芯片,同時也支持 SoundHifi、SweetVocal 和 SuperRhythm 三種側重點不同的調音模式,以應對不同風格的音樂。

現在,越來越多無線設備搭載的芯片都支持 32bit 無損音頻處理。對於那些支持 LDAC 的設備來說,芯片能夠支持 32bit 無損無疑是提升了音源的上限,有助於提升聽感。

但對於這款不支持 aptX HD 和 LDAC 的 MORROR ART 音箱來說,這裡談 32bit 無損意義也不大,畢竟藍牙傳輸也支持不來。

聲音表現的話,MORROR ART 的表現其實還算可以。

作為一款家用音箱,MORROR ART 也能輸出足夠的音量。在默認模式下,音箱的三頻還算均衡,不會有太過突出的點。人聲表現尚可,雖然和背景之間不會有太明顯的距離,但也不會有乾澀的聲音出現,在它的正面收聽還算舒服。

聲音風格方面,默認模式下的 MORROR ART 的聲音會稍稍有一點點偏冷,聲音主要以清晰為主,低頻下潛比較少,對整個環境的包裹量不算足。敲擊低頻的量也是剛剛好,要是碰上一些喜歡「動次打次」、低頻表現更突出的用戶,可能要將 MORROR ART 切換到 SuperRhythm 模式才能夠滿足。

不過,對於我這種一般只聽流行的人來說,MORROR ART 的表現其實也足夠。

畢竟歌詞打開之後,大家的關注力其實都會集中在那個會動的歌詞上。

總的來說,MORROR ART 是一款「不常規」的音箱產品,同時也算是一款本地化之後的新鮮品。

儘管在時間線上看,它更像是一款站在 COTODAMA 肩上誕生的產品。但 COTODAMA 沒有支持我國常用的音樂,動態歌詞也沒有支持中文,再加上購買困難等問題,COTODAMA 似乎也沒有在這裡推廣的能力和打算。

相對之下,MORROR ART 擁有更好的本地化表現,支持本地音樂服務也支持中文,再加上國內銷售渠道的推動,它在這邊的優勢確實要比 COTODAMA 要再明顯一點。

要是國內的用戶真的要選一款能顯示動態歌詞的音箱放在家中做擺設,MORROR ART 便成為了他們其中一個選擇。

而如果只看動態歌詞展示和造型這兩點的話,MORROR ART 其實也值得推薦。

但是,MORROR ART 也不算是一款純粹的音箱產品。在動態歌詞上分心的它,聲音表現未必會有同價位的傳統音箱或無線音箱好。如果你對音頻要求比較高,那在購買 MORROR ART 就要注意這一點了。

畢竟,產品也是各種創意和投入、成本之間權衡的結果,現階段和現在這個價位上要兩種要求都滿足似乎還不那麼現實。所以要聲音好聽還是要看著酷炫,那還是要你自己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