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地方--盈江

在德宏州,盈江县是最大的县,面积达4429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大致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大成都。县境最南端到最北端直线距离112.3公里。盈江县是由盈江、莲山两个县合并的,怪不得那么大。

云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全省面积百分之八十八都是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但是,大山之间却有一个个的小盆地,这就是坝子。这些坝子平得像被熨斗熨过一样,坝子中几乎都有一条或几条河流淌过,物产丰富。距统计,云南大大小小的坝子总共有一千八百个。盈江坝子面积340平方公里,是德宏州最大的坝子,在云南的坝子中排名第十。在陇川至盈江的318省道的山坡上,有一处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到美丽的大盈以及平平的盈江坝子。


在德宏州,现在的盈江是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大盈江、槟榔江、勐嘎河流淌在这个巨大美丽的坝子上,把盈江坝子染得五彩缤纷。盈江有爱国志士刀安仁先生引进中国的橡胶母树,有中国最大的榕树。还有著名的历史遗迹:铜壁关遗址;芒允马嘉理事件发生地、盈江人民抗日纪念地等遗址。县城内有一座建于1947年的允燕佛塔,在德宏州可能是年龄最大的佛塔了。盈江最东北边的山区有一个乡居然叫支那,距县城94公里,那是一个更加原始生态的地方。自驾车大概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当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盈江设立了第十三团,有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的知青。

下午,我们一行到了盈江县城。非常好的宾馆标间才80元。盈江县城干净整洁,典型的热带风光小城,好像机动车不多,很安静。


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黄草坝、下勐劈。一条宽阔平坦的县道向北延伸。车行二十多公里后,进入盈江北部的山区,公路在大山上蜿蜒爬行,然后又是一个个的急弯下坡。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坝子,这就是傈僳人叫做“诗蜜瓦底”的地方:美丽的黄草坝。



群山之间的公路两旁,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广阔的草地上,白云在蓝天上飘过,牛羊在悠闲地啃着青草,骏马在草地上奔驰,清澈的河水在缓缓地流淌。蓝天、白云、青山、古树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连一段横卧在草地上的树木都似乎在散发着原野的清香。孩子们像小鹿似的在草地上任意地撒欢。一间茅草屋,把人拉回到了几十年前。





这是一幅醉人的山水画,美得令人窒息。这真是诗一般的地方,蜜一般的地方。

盈江北部居然有这样一个极具原始韵味的地方。我们一行盘桓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

再往西拐进山路弯弯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傈僳族的寨子,苏典乡的下勐劈。傈僳语的意思是,幸福永不消逝的地方。这是德宏州唯一的一个还具有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寨子,一共有57户人家,二百多人。寨子里的每一幢房屋、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树木,每一座竹桥,都无不充满了原始的傈僳风味。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是甜的。




一对傈僳族夫妇坐在屋前,热情地向我招手,我和宁刚上前去和他俩闲聊。丈夫叫栋良秀,今年62岁了。他告诉我,这间木结构的房屋是2014年建的,花了8万元,政府补贴了4.45万元。村民年满60岁每月有500元的养老金,看病有新农合。寨子搞起了旅游,他就做一些清洁、维护的工作。老人家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在保山工作,小儿子在寨子里劳动,和他们住在一起。老人说,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嘛!


宁刚请他猜猜自己多少岁了?他看了一哈,说,给是有四十多岁了!高兴得宁大爷合不拢嘴。当这位傈僳老乡听到眼前这个被他认为只有四十多岁的人已经67岁了,惊得啊默默!

在几年前十几年前,这里只有一条小路没有公路通往外面,几乎与世隔绝,你可以想象到是怎样的一种极其原始的地方,或者叫做极其落后贫困的地方。



近些年,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进行,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勐劈村也开始为外面的世界知晓,前来探访的人越来越多,旅游成为寨子的主要活动。山坡上建起的客栈,房屋结构也都是木楞房,和寨子里村民的房屋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旅游开发并没有改变这里的乡土韵味,这可能就是现在下勐劈吸引人的地方。这个深山里的小山寨,傈僳族老乡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幸福,永远不会消失。

游客中心的小妹、小吃摊的傈僳大姐、你遇到的每一个老乡,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连停车场都不收费。

下勐劈,就是这样的淳朴。

2020年3月18日于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