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掃墓,春分與清明之間的大事兒

離清明節還有一個節氣的時間,基本上全國各地的祭祖、掃墓活動都在清明節前後。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新墳(就是上一年之內到春分前去世的),春分前三日祭拜、掃墓;舊墳第四日開始祭拜,一般不等到清明節就會陸續掃墓完畢。一般的話,我們這裡一年當中只祭拜這一次,方言裡稱之為“上墳”。而這一次是全年當中最隆重的一次,其他一些節日只是祭祀一些水果之類的。相比較而言,我們這裡在這件事情的花費上來說,屬於比較節省的。



追思逝去的親人

我家每年祭拜的是我的爺爺奶奶。再往上老輩兒的祖墳,因原先的墳地被佔搬遷至別處,由其中一位堂伯父家代為上墳了。

印象當中,18歲到外地讀書之後就再也沒有去上過墳。由於一直在外地,家裡覺得叫我回來,路費不說多少,遠遠地折騰回來,也就為半個小時的事情不值得。況且也不缺我一個,所以也就不通知我。每次都是打電話才知道已經上過了。

其實,我是特別想去的。因為每年就一次,儘管爺爺在我還沒出生就故去了,奶奶我大概還有些印象。但作為孫子,我還是希望能盡一點兒孝心。每次都事與願違。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算是給趕上了。因離家不遠,一大早,我們拎著七八袋祭品,拿著鐵鍬,步行去了墳地。

想想爺爺以前的事情(都是爸媽告訴我的),覺得他還是挺了不起的。聽我爸說,我們家之前在村裡雖不是最富裕的,但也要比其他人家過得好一些:過年還能吃上白饅頭,包括上墳用的饅頭也是白麵的。其他人家,有很多白麵不夠,實在沒辦法,裡面摻雜些白玉米麵。這些事情,也從我堂叔的嘴裡聽到過,所以大體上應該是可信的。




關於奶奶,我的印象還是有點深刻。因為小時候,眼饞院子裡梨樹上的梨,在梨還沒有長大到可食用的情況下,被鄰居小孩子慫恿一起來偷。恰巧,奶奶在屋裡看到了,沒有得手,還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偶爾想起這件事,總覺得那會兒,真的是傻的可以。

奶奶脾氣不好,尤其愛跟我媽吵架。小時候,但凡有點風吹草動,奶奶就罵我媽。他們的婆媳關係還是有點僵,好在我媽並不計較這些。奶奶直到去世前不久,嘴上還罵著不讓我媽伺候,她要去我大伯家。我媽說“你在一天我就伺候你一天!”,有時候想想,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明明很生氣,可還是要伺候奶奶,那不是找氣受嗎?也許,終歸是婆媳,總是解不開那相互糾纏。

沒多久,奶奶就過世了。

大人的世界,那個時候的我們並不懂。總是一根筋,不是白就是黑,不是對就是錯。我那時候甚至覺得奶奶不可理喻。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才發現,那段歲月,不過是每個人年老的時候都有可能經歷的階段。

一年當中,在這個時候,經常能聽父母講講故去的人的事情:他們曾經的歡聲笑語,他們曾經留下過的美好,以及不好的事情,比如:妯娌打架不說話,兄弟情仇等。

每每聊及這些,總是感慨萬分。

如今的生活幸福綻放

現在生活條件好的多了,白麵並不稀缺。吃不完,直接倒掉或者是餵豬餵狗,甚至寵物都不吃而要吃專門的寵物糧食。


現在的人,幾乎吃啥都不稀奇了。特別是小孩子,從小不是念叨著啃白麵饅頭了,而是牛奶麵包來招呼。

日常生活應該注重節約,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浪費,有無意的也有故意的。養成好的習慣,只能約束自己的行為。

現在掙錢都是往外跑,不像以前:基本上就是守著農村的一畝三分地過活。

雖然人們生活富裕了,但要盡一點孝心,比如:上墳,就有些困難了。所以,現狀就是:每年上墳的人不是老的老就是小的小。年輕人不是讀書寄宿趕不上合適的時間,就是外出打工無法趕回來參加。

以前上墳的饅頭,從墳頭到家裡,不等到家,一籃子饅頭就沒有了,現如今,一籃子的饅頭,沒有一個星期吃不完,好多也許基本上就不是吃掉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以前的人想也不敢想的。

祭品跟以前也是不一樣了:以前能有個紙元寶就不錯了;現在是路上跑的,天上飛的,海里遊的,你想要啥有啥。


相比以前的生活,我們更加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地對待生活。

孝道需要延續

“百善孝為先”這是個很好的光榮傳統,我們應該繼承,更應該發揚。為了能夠教育兒子,特意叮囑他要早起,一起去參加這個儀式。雖然他還小,不懂得這是什麼,但是希望他能親身經歷參與。不管他是好奇也好,奇怪也罷,我都希望他能夠認真的參與這件事情。


等他長大了,能夠真正的去感受這個,去傳承這個文化。

我們只是普通人,即使做不到大賢大能,也應該有所信仰。不要求能做的多麼精緻,做到就行。

我們身體力行,相信能夠給我們的晚輩有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不用他們現在就理解。

等到他們為人父母的時候,就會知道,“孝”字怎麼寫,有多重,並正確的審視對待這件事情。

“孝”需要延續,從爺爺到爸爸再到兒子以至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