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移民三杰,诺贝尔奖得主,渣男,还有一个却惹了天大的祸

上一期聊了一下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文中的评论当然都是猫君我个人观点,发布后就有朋友表示反对,当然了,这个话题本来就充满争议,欢迎一起探讨。

也有一些朋友留言说怎么没见"茅盾文学奖"。其实,这个话题我还没有聊完,比如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比如华语文学的所有文学奖项,比如市面上常见到的推理、科幻文学奖项,这些本来我是想留在最后来讨论的,可是写着写着我就累了,改天再做个专题吧。

今天来聊的的是英国文坛移民三杰,这哥三很有写头,不亚于经典文学中的勃朗特三姐妹。当然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只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已,不过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自己的故事甚至比他们写的书还要精彩,你不想听听么?

首先要介绍的是石黑一雄,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在日本长崎。1960年随父亲石黑镇男移居英国,居住在伦敦附近的小镇吉尔福德。1974年,石黑一雄在英国肯特大学学习英语和哲学,1978年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学习创意写作研究生课程。在这里,石黑一雄结识了他的导师,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安吉拉·卡特。

根据《别让我走》改编的日剧,非常精彩

石黑一雄尽管拥有日本和英国双重文化背景,但从不操弄亚裔的族群认同,而是以一个国际主义作家自诩。他的作品淡然简朴,始终贯穿着对"记忆"的追寻,其核心不是迷茫、自卑,而是一种无根情节。

1986年,石黑一雄凭借《浮世画家》获得了惠特布莱德奖,1989年凭借《长日将尽》获得了布克奖,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的他是大英帝国勋爵及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生活美满,荣誉等身,没有一丝绯闻,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道德模范。

然后我们来聊一下V.S.奈保尔,一个十足的渣男。他的全名是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emm,太长,所以还是叫奈保尔算了。奈保尔的爷爷出生在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高种姓),后和当时的英国督政府签订了契约作为劳工来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中美洲小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当时这里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奈保尔的父亲酷爱英国文学,在奈保尔小的时候时常读莎士比亚、狄更斯的名篇给他听,这为以后奈保尔的文学发展培养了基础。

奈保尔带着对英国文学的热爱接受了英国的正统教育,但因为一个矮小、带有气喘的印度裔外形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受挫折。这时候他的女友帕特拯救了他。

奈保尔和帕特相识于牛津校园。帕特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苗条矮小,善良温和。帕特欣赏奈保尔的才华,鼓励他走上作家之路,两人不顾双方家庭的反对于1955年结婚。婚后家里的一切开销都由帕特在学校教书来维持,可以说此时的奈保尔就是一个吃软饭的。

结婚没多久,奈保尔就拒绝与妻子发生性关系,因为他认为帕特在性方面毫无吸引力,然后拿着帕特给他的钱出门嫖娼,美其名曰,获取写作灵感。在41年婚姻里,帕特一直默默充当奈保尔的保姆、助手、编辑,一个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贤妻。

结婚17年后,奈保尔有了婚外情,比奈保尔小10岁的阿根廷女子玛格丽特。奈保尔还是老样子,继续吃玛格丽特的软饭。

玛格丽特和奈保尔保持了24年的情人关系。为了他,玛格丽特离开了丈夫和三个孩子,一心只想奈保尔娶她为妻。为了负担奈保尔的开销,离婚后的玛格丽特甚至当了一个银行家的情妇。玛格丽特三次因奈保尔怀孕,三次堕胎,奈保尔甚至都不付医药费。痴心的玛格丽特还时常因为被奈保尔打得鼻青脸肿而无法出门。最后一切的痴心最终成了妄想,奈保尔在帕特死后的两个月里结婚了,但新娘不是她。

奈保尔的第二任妻子是巴基斯坦女记者纳迪娜。

VS奈保尔在2019年去世

奈保尔1971年获得布克奖 ,1983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1993年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诺奖是对奈保尔的文学奖励,与其它无关,这不是在评道德风范奖。于是奈保尔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呼应的说了句:感谢妓女。事后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向媒体记者大谈特谈自己嫖娼经历,并且开始对女性和自己的出生国极尽歧视言论。

奈保尔说女性作家的文字和自己的作品根本没有可比性,她们生来世界观狭隘,她们不可能主导写作这门艺术。在一次文学聚会上,奈保尔谈到他的出生国时大放厥词称:我看不见有哪只猴子在读我的作品。

奈保尔的作品大多是半自传性质的,观点独特,思想深刻,的确很有才华。猫君我曾经读过他的《大河湾》,里面有一段详尽记录了对女性的施暴细节,对不起,我真的、真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最后一位要谈的是萨尔曼·鲁西迪(拉什迪),一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1947年鲁西迪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伊斯兰家庭里,但是他从小不信仰宗教,被其父称作伊斯兰教的"逆子"。14岁开始,鲁西迪开始在英国读书,并接触写作。1981年他的小说《午夜之子》获得布克奖,声名鹊起,不过印度人却对这部作品异常愤怒,以致于在国内将其列为禁书。为什呢?因为《午夜之子》是这样一部魔幻主义故事:

富家少年有个硕大的鼻子,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也有一个大鼻子。这个大鼻子外孙讲了一个关于一千零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千零一个孩子出生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的午夜前后。这一千零一个孩子或多或少具有某种魔力,有的相貌平平却能让人不顾一切爱上自己,有的天生就具有泰戈尔一样的诗才,有的漂亮得真能亮瞎别人的眼,有的能在水中随意变性,有的能够从地球上任何可以反射的表面自如进出,有的能随意使身体变大或者缩小,有的说话能对别人造成肉体的伤害,有的能吃金属……这些午夜出生的孩子在大鼻子外孙大脑里进行过一次次的午夜聚会……最终走向了毁灭。

故事的结尾,身体面临分崩离析的大鼻子外孙幽幽说道:"是的,他们会把我踩在脚底下,人群走过去,一个两个三个,一起有四亿五百零六个人,把我踩成了无声无息的尘埃,就像时候一到,他们也会踩在我的儿子(其实不是我生的)、以及我儿子的儿子(其实不是他生的)、还有我孙子的儿子(其实也不是他生的)身上,直到第一千零一代,直到一千零一个午夜给予他们可怕的本事。

这谁看都知道是在影射印度的国情,难怪会引来争议。

充满争议的鲁西迪

获奖后的鲁西迪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作死路上越走越远,在1988年鲁西迪出版了小说《撒旦诗篇》。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在小说中,鲁迪西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这在伊斯兰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1989年2月14日,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宣布判处鲁西迪死刑,并号召教众对其采取暗杀行动。一个财务实力雄厚的伊朗宗教组织提供270万美元赏金。2012年,该赏金增加到330万美元。2016年,在40家媒体机构追加60万美元赏金后,刺杀拉什迪的赏金总额将达到390万美元。

英国政府及相关组织相继向领袖霍梅尼对鲁西迪求情,鲁西迪也于同年公开向穆斯林世界表示道歉,但并没有得到谅解。从此鲁西迪过着潜藏的日子。2005年,伊朗领袖哈梅内伊表示,针对拉什迪的追杀令"仍然有效"。

鲁西迪曾在2012年评价莫言是懦夫,真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