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博物馆里的传奇邮票,一窥“大龙”的身姿

1878年

对于中国近代邮政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在这一年

中国近代邮政第一套邮票

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大龙邮票”正式发行

它见证了中国近代邮政的开端

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传奇身世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李鸿章仿照欧洲办法设立邮政开始列入清政府的议事日程。1876年,李鸿章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海关试办,由赫德负责,德璀琳具体实施。当年即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一套三枚,面值为5分银、3分银和1分银,图案为云水之间龙戏珠,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早在邮政创办以前,筹备印制邮票的事项就已经开始在天津酝酿。1877年5月,赫德和德璀琳就计划请海关上海造册处为印制邮票购进十令纸张,并把各种邮票底板刻好。于1878年6月15日向上海海关造册处递交了函,起初邮票的式样有龙凤戏珠、二龙戏珠、六合宝塔、万年有象等设计草图。


最后慈禧太后亲自审定以云龙的图案作为邮票主图,这也象征了当时皇权的权威性。当时只有在皇帝的龙袍上才能出现五爪龙的。


有趣的是,1878年大龙邮票面世时,邮政部门并未对其正式命名,1885年,邮政部门再次发行了一套以龙为图案的邮票,两相比较,第二套邮票的图幅较第一套稍小一些,故第一套被称为“大龙”,第二套则称“小龙”。

但是,无论是大龙还是小龙,都只是民间的叫法,直到1988年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国家邮政部门才正式将其定名为中国大龙邮票,简称“大龙邮票”。从出生到正式有了“官号”,历时长达110年,不得不说是中国邮政史上的一桩奇事。

悬而未解之谜


第一个悬案,大龙邮票的设计者是谁。

说法不外乎外国人设计或是中国人设计两种,后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如今设计者姓名仍未查明。


第二个悬案,大龙邮票的确切发行日期。

大龙邮票问世至今已有14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以后,集邮界经过考证、探讨,在确定大龙邮票的印制和发行时间上取得了新进展,将发行时间定为1878年7月24日或稍后。


重要地位


大龙邮票是中国邮票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它独特、尊贵、稀缺,神秘。由于大龙邮票发行时间久远,设计者姓名、准确的发行日期迄今为止依旧成谜,它的发行史、子模特征、邮戳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贴有“大龙邮票”的德璀琳家书


对“大龙邮票”感兴趣的朋友

有时间可以到天津邮政博物馆

一睹“大龙”真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