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官測:萬代 PB MG 炮擊脈衝高達

文章轉自78DM

鳴謝主天使-78號提供本次評測件



商品名:網絡限定 MG 炮擊脈衝高達
售價:5000日元
發售時間:2020年1月

咕咕咕,本次為大家帶來的評測是萬代20年1月發售的網絡限定MG炮裝脈衝高達,出自高達seed destiny 是主人公飛鳥前半期主要搭乘機體 在換成命運後由露娜搭乘,空裝 劍裝 炮裝 對應第一季強襲的三種形態,炮裝顧名思義 搭載了電磁炮 光束炮 導彈發射器等這種適合遠距離武器裝備等等,相信seed粉一定比我瞭解的更多,那麼就一起進入評測吧!
包裝



高度對比



單色調的網限風格圖 全彈發射也算是炮裝的經典動作了



厚度對比



說明書 我還是很懷念當年老模型那種勢力LOGO機體名稱配合線條半胸像的說明書封面


板件















以上板件來自08 09年MG 空脈 劍脈 的換色板件 骨架等均為ABS






新規炮裝“爆影”揹包與時俱進都是PS材質



長矛光束特效



補色貼紙


水貼



PC件


骨架形態



高度對比



鑑於之前MG脈衝沒有官評 本次又要從骨架開始講起了。。。



細節



頭部沒法維持一個半骨架狀態 額頭有機體編號銘文 上次這種操作應該是MG 自由2.0那波揹包上




老模型的骨架上或多或少都對“骨架”這個詞有一定細節表現




背面未搭載核心戰機 看起來有些空洞



手臂細節 雖然他是左右合 雖然他是ABS 但他並沒有過多地簡化啊




腿部細節




側面細節 我在多嘴一句 這是十年錢的骨架設計



背面細節 裝上外甲水口再見



腳部細節 腳踝處是真液壓桿 小腿末端只是裝飾


組裝完畢



高度對比


MG脈衝系整體造型相比TV原版要修長一些 造型修改主要集中在下半身 就裝備而言 炮脈戰績是最好的




裸脈衝 還是骨架介紹的那段話 鑑於之前沒有脈衝的官評巴拉巴拉



細節



頭部細節



胸部細節 分色良好 組裝過程非常蛋疼 特指胸部機關槍上層蓋板



三段展開駕駛艙 內部封閉啥都看不到



脈衝形態揹包採用的是套件附送的通用揹包連接件 核心戰機後文會詳解



手臂細節 較為明顯的分模線以及結合縫




老式可動手握持手 手掌內側都有卡榫設計 但是光束步槍的握持效果不是很好



參考上文的機設圖 裙甲這裡改動真的很大



側裙甲細節



兩把反裝甲摺疊刀 左右各一 安裝時注意小刀朝向



裙甲背面細節 孔位可搭載光束步槍



腿部細節 大長腿的造型自帶一股GK味兒




原版為倒三角造型 MG為六邊形 還有下邊那個縫在笑



腳部細節



腳底細節豐富 不過顏色較為單一


裝備一覽



分離模式下每個部分都配有整備狀態的起落架



核心戰機 第二季這個氘核光束供電系統實屬BUG 接近無限能源 還能配合相應作戰進行武器換裝




駕駛艙可展開 內部附帶駕駛員一名 這麼平一定是飛鳥



頂部細節



底部細節 兩側導彈有偷膠不過平時也沒人看底部



通過翻轉折疊變成核心駕駛艙模式




MA-BAR72 高能量光束步槍 左右合 三種顏色 表面細節刻畫豐富



比較少見的實色瞄準鏡



另一側凸起對應背裙甲孔位



M71-AAK “Folding Razor”反裝甲小刀 細節刻畫不錯 沒有對應的握持手 難受



MMI-RG59V型機動防盾 小時候看動畫特別著迷這個展開機構



直到我做了模型才發現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時間久了會重力感應自動下垂



背面相當豐富的細節刻畫 連接件看似能滑動實際不能 這裡說一點 老模通病就是線槽深度不一 如果想要更好的滲線效果還是建議加深線槽


工具人噴射機



末端可拉出一部分 搭載對應的作戰揹包



底部細節



Blast Silhouette “爆影”揹包 以綠色為主要配色 附有多種遠程武器裝備




位於揹包頂部的兩門 MMI-M16XE2型超高初速電磁炮



炮神有一定可動範圍



展開後能看到內部的格柵細節



背部噴口也有細節刻畫 只不過沒分色



移除後內側的動力管細節



揹包底部細節



揹包背面細節






M2000F “Kerberos”高能量長距離光束炮



炮口細節



末端就是GMF-39 4連裝導發射器 現在想想這兩頭都能射的武器怎麼這麼不科學。。



艙蓋展開內部細節刻畫



兩側握把展開 有對應手掌的卡槽 相比光束步槍牢固許多



光束標槍半收納狀態 實際使用只能用額外的長矛




這個 U5 連接件 一定要注意 一定要注意 一定要注意 兩側都是球形關節 插入前一定要打磨



給了兩根標槍 但特效件只有一個


可動





頭部 低頭 抬頭 左右



頭部 平轉 手臂 平舉 上抬 腰部 平轉 腿部 最大平抬



手臂 彎曲 腿部 前踢 後踢 彎曲



腳部 最大接地




腰部 前傾 後仰


POSE















總結


有了RG我要這MG作甚?.jpg
整體來說本款MG炮擊脈衝算是萬代填坑產物之一,本體就是當年的老模換色 就連材質都沒換的那種,不過也正因為是這點我們又賞析了一番老模的設計,在那個骨架是骨架的時代~造型比例相比TV顯得更加修長,細節刻畫豐富 不過線槽表現一般,主體ABS配合PC關節件導致在搭載揹包後需要調整一番才能站穩,說一下新規的炮擊揹包,整體採用了近幾年的PS材質 無PC件的活動關節相當緊實 但關節壽命非常要命,在當時直播過程中U5零件就插入轉動發生斷裂 切記插入前打磨,細節可圈可點 但光束標槍的收納設計未能還原非常遺憾,嘛 當然之前收了空脈劍脈的就不用安利了,如果有想挑戰一下的同學可以嘗試入手~
本期評測到此結束,感謝大家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小編點評:說真的這臺MG炮脈的細節算是不錯的了,不過不是我喜歡的機體,可以不用買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