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这就是我的范!

泸水县是有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大峡谷美誉的怒江大峡谷的“门户”,同时也是天境怒江的“窗口”与“心灵呼吸”的起点。这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库”,物种的“避难地”,地貌的“博物馆”;这里自然神奇,文化惊奇,历史传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正襟危坐”,一起扒拉扒拉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吧。

这就是我的范!

“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巍峨挺拔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奔流不息的滚滚怒江养育了勤劳、朴实的泸水人。再加之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增添和保留了更多的神秘与真实。现在,就让我们为你呈现一场特别的“文化震撼”秀吧!

1、“上刀山下火海”

技惊四座的非遗

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非“上刀山下火海”莫属,而泸水县的鲁祖村正是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发源地。

“上刀山”,即是光脚踩着锋利的钢刀(36把或72把),登上20来米高的木杆。

“下火海”又可分为“打火滚”、“拉火链”、“洗火脸”和“舔犁铧”等。其中:

“打火滚”,即是光着双脚,跳进火堆,在热气炽人,火花飞溅的炭火中跳来跳去,来回滚翻。

“拉火链”,即是赤手抓起已在篝火中烧红的铁锁链,几个人互相传送。

“洗火脸”,即是捧起通红的火炭放在脸上轻轻按压,慢慢搓擦,直到火炭变为碎末。

“舔犁铧”,即是用舌头舔烧红的犁铧。

看这个,除了眼花缭乱,心情紧绷,就只剩惊呼和尖叫了!

2、三 大 调

此曲只应天上有

“傈僳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尤其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分为“摆时”、“优叶”和“木刮”三大调,泸水正是知名的“摆时之乡”,有“峡谷天籁”的美誉,已经作为传统音乐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花岭村、新建村这些从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用自己天籁般的歌声震撼并征服了许多人的心灵。

余音绕梁,“下里巴人”能唱“阳春白雪”的奇迹,高手果然在民间!

3、“使 者”

神秘的远古“使者”

泸水县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为保留和传承更加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条件,至今,这里还有一群神秘的远古“使者”。

白族昨天的叙述者:勒墨人

“勒墨人”是白族的一个支系,因为其较好的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基因,被称之为是“了解白族过去的文化活体”。泸水县的洛本卓乡金满村正是勒墨人的主要聚集地和传统文化完整性保留最好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云南省30大最具魅力村寨”之一。

高黎贡山最早的开拓者:茶山人

“茶山人”主要居住在泸水县的片马、古浪、岗房,人口仅有200多人。茶山人勤劳朴实、敦厚善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虽然是景颇族的支系,但“茶山人”不使用景颇文,而是保留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和古老的习俗,如严谨有序的父子连名制、别具风格的服饰、古朴庄重的婚娶、丧葬习俗及团结互助的建新房等。

天下奇事何其多?唯有泸水更稀奇。还等什么,赶快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泸水奇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