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津邮政博物馆,重走“万里邮路”吧!

经过了之前几期

对天津邮政博物馆的介绍

大家是不是对这里更感兴趣了呢?

随着疫情的向好

近期邮政博物馆也在为重新开馆做准备

在正式与大家见面之前

今天我们继续带您云游邮政博物馆

来了解“万里邮路”的故事


万里邮路



万里邮路始于民国时期

1914年-1918年

天津邮政奉命组建了

由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经乌里雅苏台、

科布多、沙扎盖至承化寺的邮路

由于这条邮路全长10125华里

相当于今天的5000多公里

因此史称“万里邮路

是当时天津邮政局所管辖的

世界上最长的旱班邮路



这么长的邮路

不要以为是用现代的飞机、火车

而是非常传统的

马车、毛驴、骆驼

不仅效率低

而且跋山涉水

辛苦又危险

但在当时通信并不发达的年代

这样一条“万里邮路”

却连着无数人的心



这是当年邮差使用的水壶

虽然简陋

但如今也成为了博物馆中的文物

记录着那段艰苦的邮政历史



这是一枚在“万里邮路”上使用的邮戳

恰克图就是当年“万里邮路”中的一站


“万里邮路”是当时通往我国西北的一条大动脉,同时也是通往欧洲的又一条“丝绸之路”,对于促进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沟通中西方交流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了解过这条邮路

对社会的发展和贡献

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