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游戏机也有《动物之森》,但没能打过索尼:NGC双版本翻新

前言

任天堂的GameCube是在N64之后发售的后继机种,IBM和ATi提供CPU和PPU,与XBOX和PS2都是同一世代的机型,都当初也大红大紫,但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打过日渐壮大的索尼游戏机。甚至,因为任天堂的傲慢策略导致第三方转投索尼怀抱,加上小光盘策略使得NGC缺少PS2具备的DVD功能,NGC并没有卖的非常好



在这一次,我收到了新认识的朋友寄来的NGC,而另一台银色则是收到的美版,橙色是改版后的后期机型,和银色则是前期机型



那么,问题来了,改版和未改版的NGC,差别有多大?银色油漆脱落,而本体是塑料原色的NGC要如何修复?伴随这几个疑问,这一篇我将展开来说一说


Part1.先简单介绍下

NGC是任天堂当初参与游戏机战争的主力机型,性能是比PS2更强的,我手头随着橙色的这一台NGC收到的还有一批压盘以及原厂柄,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收藏,所以要感谢这一位朋友



GameCube使用的是8cm的小盘,整机的集成度很高,不知道是老化问题或者其他原因,这一台的开仓按钮会卡住,一会也要修复



底部有数量众多的模块化开口,提供了远远比同期游戏机更多的配件——如果当时卖的好的话



你可以随意的拔插他们,然后追加具有网络,GB卡读取等功能在内的各式各样的附件,比用线连接稳定了不少


在改版机的底部感觉就好像莫名多了一块塑料一样


但是,在未改版之前,右侧是一个串口接口,改版后这一部分被去除了

这部分串口,其实是兼容SD卡协议,换句话说和存储卡是一样协议

也因此,如果破解并且用SWISS引导,可以通过在右侧的插口插入这样一个小玩意来玩SD卡上面的游戏

模具外观基本来说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机器改版与否,这一些盖子都可以通用

进风口部分可以看到自带有一个防尘网


NGC采用的设计是“对堂风”散热方式,左边进,右边出,这样效率最高

Part2. 并不简单的拆解

在固定外壳的部分螺丝,使用了特殊的专利螺丝,主要是用于防止被拆解,所以还需要有一个特种螺丝刀来解决这一个难题

还有更小的型号,用于拆解卡带,从GB开始,卡带就都是用这样的螺丝

底部的四枚螺丝可以轻松的拧下

然后简单向外就可以看到NGC 的内部

率先取下前后IO口挡板

和一些游戏机比如DreamCast一样,电池被设置在手柄IO板上面,可能是方便替换和测试的考虑

在早期游戏机上面常见的复位开关也是同样在这一块板子上

把连接主板的排线拆下后,再进一步卸载固定前面板和IO板的螺丝

一睹真容,Nintendo的Logo在几乎所有电路上都有

和世嘉的主机一样,NGC的数据保持电池也同样是采用Maxell的3025电池

接着把边上的风扇和电源板卸下,两部分固定在一个组件上面

任天堂在Nintendo Switch之前都是用自己设计或定制的接口来提供电源输入的,并且每代都不一样

为了运行它我额外购置了一个欧版220V电源,还好电源没有锁区

光驱与主板之间的金属壳上布满了螺丝,紧紧的锁固在一起,这也是让我觉得这一套很结实的原因

后部接口除了电源就只有一个输出口,这一接口是从SFC开始沿用到NGC 的。黄色电路板是光驱合盖接触开关

NGC的方块设计不但很紧凑,并且异常坚固,这些构成外观的ABS塑料外壳都有较大的壁厚,内部则是用了金属来加固

先把固定记忆卡接口的螺丝拧下

这两片主要的作用是稳定拔插,让你大力不会出现奇迹

接下来是拧开所有固定光驱和主板下屏蔽壳的螺丝,数量特别多,左右两侧都用了五个螺丝用于锁附

分离主板和光驱,可以看到光驱是采用一个定制的并口来连接主板

接着拆光驱,改版和未改版的光驱,在螺丝孔位上面有所不同并不能通用

接着就可以看到XEON直读模块了,这一个模块主要作用是发出一串验证信息,伪装压盘从而让光驱认为正在读正版光盘。上面的芯片是Atmega8,早前为了防止拷贝会把芯片表面磨损

在光驱下方是CPU和PPU,NGC的这一架构性能比同期的PS2高出不少

接着是拆解散热器,散热器直接把GPU和PPU一起盖在下方

但是橙色这一台粘的太结实了,我拆灰色的这一台吧。下方两个熟悉的Logo,一个是ATi一个是IBM,IBM负责CPU,ATi则是PPU,任天堂和ATi的合作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我们甚至可以找到当年的新闻,在2000年8月28日确定的,当然整套图形系统也是美日混血

背面部分设计同样不错,两个接口都是金属增强的

改版NGC的电源是从主板这里延伸而出

接着拿开主板后,我将底部外壳的所有五金件都拿了出来,这一些件主要是和外部附件连接时候使用的

上部分外壳第一眼看去就很复杂,不过实际来说主要是一些加强筋占据了视觉

一开始先把手柄卸载下来,这一个手柄让玩家持拿NGC时候轻松了不少


用于自动弹出的弹簧


两部分拆开后,就能拿下上盖了

缓冲齿轮并没有直接固定而是间接的由安置弹簧的零件来固定

表面按钮全部用卡扣和槽的结构来限制活动范围

按键虽然都是同样尺寸,但是下部分的设计有巨大的差别,比如说灰色的电源按钮是方口的

拿出防尘网

最终上部分的拆解就完成了

把所有的非电子部分拿去称量一下,可以看到它们有685克重,大概是3-4台现代智能手机的重量,在用料这一块还是过关的

接着来拆银色的这一台未改版机型

要我来说银色的外观确实惨了不少,不过还好,还能够正常的使用

背部贴纸表面膜层已经斑驳脱落了

打开上盖可以看到,上面的GameCube盖儿是能拿起来的


拿起后在背面可以看到Nintendo和GameCube的Logo,下方凸起部分我本来还以为是盲文,后面发现是为了对应Logo,用途不是很明确

而改版机型能不能拿起来这一部分呢,答案当然是也可以

只是这部分因为不影响性能已经切成塑料片片了

继续拆解银色美版机,拿下斑驳的外壳

取下后部的板子后,可以看到相比改版机型,早期机型会更多一枚输出接口,这是数字输出口,输出的是数字信号

比较一下光驱版,第一眼感觉没有很大的差别,这一台没有直读芯片

进一步拆解光驱,可以看到螺丝孔位都会在边上标注一个螺丝的Logo,贴心

不过这里没有什么好康的,NGC的光驱

当然,很快就会有了,因为已经不是流行的主机,所以芯片也不再被打磨掉丝印了,直读芯片实际上就是一枚Atmega8的MCU加一点周边元件

完成焊接后,我用耐温胶带贴在电路板上防止遮挡到孔

为了测试直读有没有正常的工作,我准备两个东西,一个是正版《动物之森》一个是压盘《生化危机》


上电,然后放入光盘,关仓开关则是使用螺丝刀压住

如果光盘是比较薄的涂层,那激光头还会透出来,可以观察到读盘时候激光头是如何移动的

顺利的识别出来《生化危机2》,因此也就没有需要再测试正版光盘了

取下主板,可以看到下方还有一块电路,而在橙色机型上本来焊在主板上面的电源线也是从下方延伸出来的

卸下螺丝,拿下底板,可以看到有一块十分精致的电路,这是用于提供NGC 5V和3.3V的核心电源板


这一个PCB的集成度令人赞叹,两面都有大型贴片元件,在做工和设计水准上都堪称一流

对比一下未改版和改版后的机型所内置的主板,虽然散热器看起来没有很大变化,但输出口附近电路已经全部修改了,电源被集成到主板上而没有再分单独的一块小板

与电源小板连接的接口被取消,还有右下角的串口也去除了变成一块敷铜,也因此没法使用这个口来插SD卡了

两台机器的金属部分都是比较干净的,甚至没有什么划痕一类

对比一下后面接口部分,没有接口的少了一个开口(当然)

NGC的用料,设计,还有性能,在前后五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高集成度,如果我是当年的玩家,一定会因这优秀的内部构造和工业ID感慨这简直不像是任天堂的硬件。


Part3.翻新两台NGC

首先对橙色改版机型进行处理,先对前面板进行打磨,因为划痕也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选用了1500号砂纸来进行

经过处理,显得干净了不少

棉签加上酒精后,对缝隙和出风口、进风口进行处理

一些位置也有脏污,同样使用棉签进行处理

局部划痕、油漆痕则是使用800号的砂纸打磨去除

对塑料底盘进行水洗,顺便还刷了一下

经过探查,我发现卡开仓键的原因了,这部分锁固螺丝的结构因为设计差异凸出来本来应该和开仓的结构件处于同一个平面才对,因为凸出导致有时候按下开仓按钮会卡住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呀,直接挫掉,修正这部分的设计误差

碎屑使用棉签粘除

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因为是纯机械结构,我顺便还上了点儿润滑,这下就好多了

最后装回去就好,这一台很新所以不需要很深刻的处理

再来看看灰色款,因为表面油漆不好修复,所以我最先把表面漆层给磨掉

印制有Logo的盖子划擦痕迹严重,也需要进行处理

使用800号先把划痕给去除

按照1000-1500-2000-2500-3000-5000的顺序进行打磨,当7000号砂纸使用后,表面已经呈现均匀的雾状,此时就能用8000号的打磨膏来打磨了

8000号用完用10000的,这下整个表面都很光滑透亮

底部贴纸先撕下

我个人习惯将这一些贴纸保存在亚克力板上面,这样会比较方便,使用酒精去除残余的胶水

底部外壳也同样的刷洗,并且尽量打磨掉有划痕部分的油漆

接下来请出自动喷漆,相比较左边我最经常使用的亮白银,右侧这种喷漆罐对于大面积喷涂更为擅长

先喷涂上壳,我使用黑色喷漆作为底漆,用于填补缝隙,这颜色和我的手套一样黑


但是也因为第一步操之过急,所以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漆面有凸起并且不好处理

我只能对它进行除油漆处理,先用一点简单的清理喷笔的溶剂,效果并不是非常好

等待干燥,可以看到即使糊开来,也依然会有油漆附着在上面,这种溶剂只是让油漆重新溶解了而已

这下看来还是要用专门的油漆清洗剂,为了防止塑料部分被腐蚀,我只能买来模型用的脱漆剂,试试能不能去除那么大块的“模型油漆”

还好,方式是凑效的,我把纸巾铺在表面,再撒上这一种油漆中和剂,它可以让油漆失去附着力,从而清理掉

用了许许多多的化妆棉,这种东西挺好使的,加上酒精能清理包括屏幕在内的多重油污

我买的是500ml的大瓶,在使用了半瓶以及一整晚过后,终于把油漆清理干净

Part4. 手柄的拆解和维护

在先前有看到美版NGC还附带有一个赛钛客的白色手柄,等待油漆晾干期间,正好可以对它进行一下整修

先来对比一下,可以看到副厂手柄的设计有一些差异,白色柄更具有菱角,而原厂手柄则更加顺滑

这一个副厂手柄有点毛病,比如START按键特别难按,所以我决定拆开来看看怎么回事

螺丝都做了黑化处理,防锈能力一般一般,NGC发售都没多久呢

侧面的撕毁无效,可以看出来这一个手柄没有被拆解过,现在撕毁还来得及

先掉落的是Z按键,任天堂只设计了三个肩部的按键,为了保证手感均匀所以用了两个导电橡胶

打开后可以看到全貌,中间的马达占了背部的一部分空间,而在左右是LR按键

使用的是130马达,这一个尺寸的马达同样用在四驱车内

黄色的电容器用于减少马达对电路的影响,在设计上使用一个凹槽组件用来容纳这一枚130马达


我试着把L键的结构拆除,这部分就是一个弹簧带动电位器,按到底则是触发按键的一个结构,我想说这部分设计手感比原厂会更好,原厂不知道为什么按下后弹簧会有共振(类似物理课的那个音叉)

因为纯粹是机械结果,我加一点润滑油希望它能寿命变长一点

另一边也拆解并做同样的处理

翻到正面,可以看到这一个主体的部分,摇杆是直接接驳在电位器上面的

X和Y的电位器是1000欧姆的,这种两轴设计和如今的设计没有什么区别,要说差异应该是没有R3和L3

用酒精清理一下导电橡胶,然后再用砂纸把PCB触点磨一磨


从磨损度可以看到,A按键用的多,原先的主人可能RPG玩的更多一点吧

把Z按键按回去,这一个按键似乎在多数情况下是调出菜单用的(而不是Start)

后面年久的残留胶,简单搓一搓就掉

最后,用过氧化氢去一下轻微的发黄

Part5.最终组装

经过不懈的努力,加上许多时间,我成功的把所有件都喷涂完毕,并且有着姣好的外观


银色反光NGC新鲜出炉,也许是唯一的一台

按键部分使用美纹胶带包裹尾部后喷涂

先安装底盘的五金件,并且把电源小板放进去

在安装了底部金属板之后,安装主板,拧上散热部分的螺丝

固定好主板后接着插入光驱

插入光驱后不急着继续拧螺丝,先测试一下能不能正常的开机和读盘,以免后面返工



带有电源指示灯和手柄接口的PCB板给装上

固定好记忆卡插槽,拧上螺丝

接着是侧面的散热风扇,因为有39W的大功耗,单纯依靠被动散热已经不足以维持长时间的游戏,这也是21世纪开始家用机的特点

拧好螺丝之前要先把风扇下方用于固定的螺丝先行拧上

接着安装上壳,我先把所有的按钮都插上去


这一部分其实有一些漆面有点压到,油漆硬度不够高。不过整体是好的

安装开仓部分的相关零件,未改版就没有说需要我上油或者挫掉一部分等操作

当然,为了更好的开仓体验我还是在零件上上油了

防尘网给插上,内部因为温度会导致挥发(并不是耐高温油漆),还有一个工期考虑所以我没有上油漆

把打磨后的Logo盖子装上,游戏机感觉完整不少

喜欢这一个盖子可以多看几眼


在操作时候,对应被砍掉那个串口的上盖卡扣部分断了

我取了一些3D打印材料,在熔解后进行熔接处理,试了一下还挺牢固的

安装后基本没有什么使用和外观上的问题

上下合并,把螺丝给拧上,这下这一台的组装也就完成了

接着是要把一系列的贴纸给贴回去,先前寄存在上面的贴纸们的状态看起来还很良好

将表面的防剐蹭膜层撕掉后,这台NGC的背面看起来就和新的一样

最终的组装图如下,在银色入手后的一段时间,我自己又购置了一些正版光盘







任天堂GameCube,阉割前后的一个对比图。在发现打不过PS2后,任天堂出此下策,以度过游戏机的生命周期 ​​​​



这一次花费的精力时间还有钱包都超过了以往,求一个评论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