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要事、家长的操心事,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期疫情带来的超长假期也让教育的主场从学校移到家庭,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更成为父母关心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此次疫情给家庭教育带来哪些启示?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听听专家为我们解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正确的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父母应该把儿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要尊重孩子的童年。应在家庭教育中倡导生活教育,重视孩子品格、人格、道德、习惯的培养。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帮助孩子找到自己,顺着孩子的天性走,协助孩子成长。
▲ 和谐温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陪伴是父亲很重要的职责。父母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信、阳光、开放的性格,传递给孩子自由的心灵、积极的人生态度。
▲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疫情期间,应该以亲子共同活动为主体,父母可和孩子一起选取疫情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
记者:家庭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朱永新: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现在心理科学已经发现,一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问题,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来说,非常重要。
而儿童的很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问题没有认识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对我们教育对象的不认识,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误,很多教育方式是没有根据的,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很多教育是没有建立在对孩子真正的、科学的认知背景下,当然,有时是因为科学本身还不成熟。
我认为对儿童的基本认识,或者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我们整个家庭教育的起点。具体来说,怎么教育儿童就是儿童观,体现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养育方式以及对基本问题的看法,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这样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不值得提倡。父母应该把儿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尊重童年。有了一种对孩子当下生活的尊重,对孩子本身作为人的尊重,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化。
记者: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应该学什么?家长应该怎么教?
朱永新: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性格特征,都是在童年奠基形成的。家庭是学校的预备校,应在家庭教育中倡导生活教育,重视孩子品格、人格、道德、习惯的培养。
此外,作为父母亲来说,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这是最关键的。父母要能够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悦纳孩子,现在很多父母关心的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标杆,喜欢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较别人孩子的长处。这样就很痛苦。父母应学会准确了解孩子,顺着孩子自己的天性走,协助孩子成长。
朱永新:阅读是帮助孩子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和方法。读什么就决定了你成为什么,阅读的高度决定了你精神的高度。有些父母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有些父母是知道读书重要,却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其实有些书是不值得读的,有些书还会有负面影响,应该把最好的时间用来读最有价值的书。另外还有探索,让孩子更多地参与、主动介入,团队合作的学习更有效。在家庭中的体现就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学习,亲子共读就是主动介入的学习方式。包括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交往,现在有不少家庭的孩子选择一起去旅行,探索自然,这样有助于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探索兴趣的养成。
记者: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最有利于孩子成长?
朱永新:父母的养育方式非常重要。无论在哪里,我们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父母教育的影响。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所以在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的背后,我们总能找到和谐温馨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不健全的人格,我们可以在家庭中找到矛盾和冲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家庭教育中还经常存在父亲缺位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是不可替代的。我认为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和孩子有那么强的依恋关系,父亲更粗犷,简单,和父亲的相处能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的勇气,孩子更具有冒险精神,因此,陪伴也是父亲很重要的职责。
记者:哪些因素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好坏?
朱永新:孩子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其中之一,但不等于父母学历越高,经济条件越好,孩子发展就越好,关键是恰到好处。决定家庭教育好坏的关键是是否尊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原理,最基本的常识。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出生在哪个家庭,都市还是乡村是无法选择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重要的是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家庭、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信、阳光、开放的性格,传递给孩子自由的心灵、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和钱无关,和学历无关。
记者:怎样理解个性化很强的家庭教育中的共性?
朱永新:如今,我们的父母亲往往就用一个标准——上清华北大哈佛的标准来培养孩子。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培养孩子,最后大部分人是失败者。这是当前社会焦虑的表现,是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很多人把上名校当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范,而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让每个人找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幸福。当然这些不那么容易评价而是一种主观体验。那些真正有幸福感的人的人生不是千篇一律的,他们都有不一样的人生,因此,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人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己,帮助人更幸福地活着,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记者:家庭教育最大的痛点在于不可逆,怎么解决父母这个最大的困惑?
朱永新:在中国的家庭,父母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科学的育儿知识的培训,所以中国的父母亲是经常容易犯错误的。那么一旦犯了错误怎么办呢?我们说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变,最关键的是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用更好的方法、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努力、更诚实的态度去改变。父母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你对人生、对世界的新认识影响你自己的行为,也将传递到孩子身上,我认为任何改变都不会迟,当然如果过了关键期人是很难改变的,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也告诫父母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己所能走近教育理解教育。
记者:疫情面前,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朱永新: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还是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课堂。用好这些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对老师和父母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这段时间是很难得的亲子24小时在一起的时光,我认为知识性的学习不是很急的事情,现在应该以亲子共同活动为主体,比如亲子共同游戏,共同去读一本书,然后交流分享,共同去看一部电影,然后讨论交流,还有父母和子女促膝长谈等,这些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我们特别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选取这次疫情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比如,关于病毒、关于感恩、关于药物等,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共同查资料、共同讨论,在疫情过去之后形成一份小小的研究报告。这不仅将是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也将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