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


一、山海关概况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咽喉要道。山海关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城市区,全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4万,下辖三个镇四个街道办事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拥有“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大樱桃之乡”“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等多项殊荣。

历史文化悠久。在山海关区小毛山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经专家鉴定属富河沟门文化,距今约5000余年。唐代以前,山海关古城座落在现关城西南八里,有老城、东罗城、西罗城、南新城、北新城,各城连环五座如花,又名“五花城”。1381年,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设卫。因北倚燕山、南临渤海、雄关耸立其间,故得名“山海关”。1737年,在此设临榆县,延续到解放,解放之初划归辽西省设山海关市。1953年,划属河北省唐山专区设山海关市,后合并到秦皇岛市,划为山海关区至今。姜女寻夫、徐达建关、甲申大战、清军入关、榆关抗战、解放中原等历史事件,让山海关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催生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文化。

自然资源丰富。山海关北部为燕山余脉,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中部为古城及道南新城区;南部滨海岸线长14公里,沙软潮平、水质洁净;另有石河、潮河及长城贯穿南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山地、古城及滨海资源的城市区。山海关蓝天白云、碧海金沙、青山叠翠、河流映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中国北方生态休闲宜居的城区。山海关交通条件优越。京沈高速公路、102和205国道,京山、沈山铁路在此交汇,山海关火车站是全国路网性编组站、铁路特等站,有军用机场一座,城西紧邻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

旅游名胜荟萃。天下第一关襟山枕海,雄视四野;老龙头城海相连,昂首渤海;森林公园仙溪路指,层峰叠嶂;孟姜女庙望夫古刹,古朴清幽。每年吸引近60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观光游览。山海关获得了“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20多项殊荣。

二、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1.城防体系完备。山海关具有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以长城为主体、以古城为核心,南起老龙头、北至九门口,在全长 26 公里的长城线上,分布有十大关隘和多处敌台、战台、烽火台等。山海关关城东西两侧各建有罗城,南北又建有翼城,形成前拱后卫、左辅右弼的防御格局。山海关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不仅在长城各关口绝无仅有,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代军事城防体系”中也是十分罕见。

2.关城布局独特。山海关关城空间布局统一中又有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极高艺术成就。关城内主要街道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与古城门相通,四条大街中心建有钟鼓楼与四城门相望,形成了很好的对景。四座城楼、钟鼓楼、城墙、四合院民宅、沿街店铺相配合,构成了古城丰富的轮廓线。关城内街巷为棋盘式方格网布局,胡同、小巷把一个个造型别致、北方色彩浓郁的四合院联系起来,配以朴素清秀的建筑、内向含蕴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宁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3.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情况。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为山海关区行政辖区全部范围,面积192平方公里,不可移动文物48处(国家级2处、省级6处、市级6处、区级34处),历史文化街区2处,历史建筑72处,世界文化遗产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国家级1项、省级2项)。近年来,为加大保护工作力度,山海关区公布新增区级文物11处,分别为:马家民居、山海关王家大院建筑群、星宿坛、孚佑宫、文昌宫遗址、“壁立千寻”摩崖石刻、北齐长城戍城、后寺遗址、塔林遗址、团云寺上寺、团云寺下寺。

4.历史城区保护情况。历史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关城及东罗城),整个历史城区仍旧保持着以四条大街及胡同为分隔的传统街巷格局,延续着以明清风格为代表的建筑风貌,保持着以一层建筑为主的整体空间尺度。历史城区范围内,居住人口数量由原来1.5万人降至9000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良好。

三、主要建筑


关城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山海关

山海关

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关城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各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分别建角楼,是关城转角处防御性建筑,镇东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在关城的东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设水门一座,墙外有护城河环卫。

城门

山海关城门有四个,


城门

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乃箭楼格式。经实测: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城楼建筑,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瓮城

山海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


瓮城

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318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

瓮城西面墙长85米,北墙长83米,东墙长72米,南墙长77米,城高13米。瓮城墙上宽度,西为15米,东为9.7米。

东罗城

现存东罗城位于关城东门外,东侧与东城墙相连,现存城墙为明万历年间(1584年)所建。有关东罗城的最早记录为明万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编。

万历十年拜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的张佳胤所撰写《山海关罗城记》,对修筑东罗城的缘由及始筑时间作了明确的叙述 [21] ,按此记载,东罗城是在明中期北部防御局面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北方防线南移,山海关长城由明初的内边重镇,变成御敌外边的历史背景下,为确保山海关主城不受攻击,构成彼此呼应、重关锁隘的防御布局,时任山海路参将的王守道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春开始修筑。


山海关东罗城

山海关东罗城

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月,永平兵备道副使成逊会同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在王守道所筑夯土城墙由于战事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将外墙体下部垒石,上部包砖,对内墙体仅做局部补砌,到当年五月即竣工,形成东罗城的规模。东罗城墙体城砖大多印有“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等10种铭文,也印证了现存罗城城墙为万历十二年的修筑。

随着清王朝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统治策略由明王朝的军事防御改为政治拉拢、怀柔政策,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对长城的修筑,致使长城的防御功能逐步淡化,山海关东罗城也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作为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信息和商品集散地而发挥作用,城墙维修基本停止。

现存东罗城东门即为关门上建服远楼,城门之外有一长方形瓮城护卫。另外两座城门,南门渤海门,北门为衮龙门之上的门楼早已坍毁,无可考察。东南、东北转角各设角台,上建敌楼。罗城设南北二水门,东北南三面护城河环卫。

西罗城

据《临榆县志》载:


西罗城遗迹

西罗城遗迹“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

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

南北翼城

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二里,


北翼城拱门遗址

北翼城拱门遗址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

今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其他建筑

在关城东南角旧有奎光楼,东北角旧有威远堂,东罗城南北两隅,筑有牧营楼,临闾楼。以上四楼早已毁掉。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解放前就已破烂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1952年拆除,后复建。


钟鼓楼

钟鼓楼

关城西门原亦有楼,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规模相同。亦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书。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1953年拆毁。

关城南门楼的规模和东、西两门楼相同。匾额题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损严重。于1955年拆毁。

关城北门上有门楼,明朝天启六年(1627年)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员外郎邵可立、副将刘孔尹重建。建后城楼多次遭受火灾,故废弃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