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足外援卡米拉“压哨”归队,在巴西每天“交作业”

从抵达浦东机场到踏入东方绿舟基地,卡米拉花了超过20个小时的时间,近乎正常用时的10倍,也几乎要赶上她从巴西到上海的耗时。

上海严格的重重防疫关卡令她感慨不已,这给了她一种安全感,但期间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无助感又是如此真实,好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和温暖抚慰了她焦虑的心。卡米拉说,这段经历让她毕生难忘,却又不敢再多回忆。

现在的卡米拉只希望隔离期能快点过去,好让她从小小的房间里出来走动走动,和队友一起在阳光照耀的草地上踢踢球。她也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让一切都回到正轨,自己重新踏上久违的绿茵赛场。

回来特别有安全感

对于卡米拉来说,入境中国之前的旅程和往日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巴西的机场布置如常,没有安排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等防疫措施,连戴口罩的人都不占多数。

但卡米拉自己很清楚疫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她做足了防护工作,口罩和手套都戴得严严实实,这些装备令她感到安心不少,她曾查过一些资料,明白只要自己做好防护,多加小心,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便会降低很多。

在埃塞俄比亚的机场,小心谨慎的人就更少了,当地人大都不以为意,前往他国的旅客也并不都如临大敌,直至登机飞往中国前才有体温检测这样接触且必要的防疫程序。

等到了中国境内,卡米拉才切身体会到严格的防疫措施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下飞机到抵达东方绿舟基地,原本只需要两个多小时,这回她花了近10倍的时间。

落地浦东之后,卡米拉先是在飞机上等了两个小时左右,因为入境的旅客需要按顺序下机,挨个接受工作人员的排查。等离开闷热的机舱,卡米拉需要拖着大包小包去到指定地点,找到基地所属的青浦区的集中点进行登记。由于她不懂英文,而机场当时并没有专门的葡语翻译,她只好打电话向球队翻译寻求帮助。

迫于防疫需要,球队翻译无法亲自到场,她也只能让卡米拉先把电话转交给机场工作人员,自己和他们远程沟通后再向卡米拉转达对话内容,至于一些需要卡米拉亲自完成的表单,翻译爱莫能助,只好让工作人员协助卡米拉慢慢填写。

一方面旅途疲惫,一方面语言不通,她急切地想回到球队,但她又明白自己必须遵守所有的程序,这是段艰难且煎熬的过程,卡米拉甚至还没忍住哭了好几回。幸而,工作人员相当耐心负责,抚慰了卡米拉的情绪,也帮助她完成了所有手续。

在集合点坐定,卡米拉需要做的便是继续等待,等青浦区的所有入境人员到齐,再统一发车前往区内指定的隔离点。隔天凌晨2点,卡米拉终于抵达了指定的落脚点,她在3点钟做完了核酸检测,并在上午收到了“阴性”的好结果,随后在11点半左右才好不容易搭乘专门的车辆回到了东方绿舟基地。

在巴西每天按时“交作业”

卡米拉此前是在上海女足结束葡萄牙冬训后回到巴西的,当时适逢农历新年假期,疫情尚未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暴发,但卡米拉每天都很关注相关新闻,主动了解感染数字和死亡人数。不同于大多数外国民众,她从那时候开始便已经察觉到疫情的严重性。

此后,由于巴西国内的一系列要求,卡米拉未能在原定的收假时间归队,只好留在位于累西腓的家中自行训练。队内的体能教练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卡米拉也会按时上传自己的训练视频,和教练组保持联系。

在巴西境内还未出现大量确诊病例前,卡米拉已经在球队翻译的提醒下购买了很多口罩、手套和消毒洗手液等防疫必需品,她自己也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确保自己尽可能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在家的这两个多月,卡米拉基本避免了前往人群聚集处,需要出门的时候,她都会戴上口罩,揣上洗手液。其他时间,她大都花在了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上,好在她身边认识的人并没有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

遗憾的是,随着欧美多国疫情告急,巴西国内也未能幸免,截至当地时间4月1日,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6836例,累计死亡241例。在卡米拉的家乡累西腓,餐厅、公园、购物中心、体育馆等公共场所都已被勒令停业,学校也纷纷停课,唯有药房、超市、加油站等少数场所仍被允许营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家中避免外出。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解决医院床位需求,圣保罗州的帕卡恩布体育场和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相继被征用改造为方舱医院,这两座球场都曾举办过世界杯的比赛,后者更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主场馆。

此外,帕卡恩布体育场亦曾被帕尔梅拉斯、桑托斯、科林蒂安和圣保罗等几家足球俱乐部作为主场使用,在桑托斯女足效力期间,卡米拉在这里踢过球,也看过比赛。

在卡米拉看来,将球场改造为方舱医院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巴西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在球场搭建病床,可以收治更多患者,一定程度缓解医疗资源。”她现在唯愿疫情能早日结束,无论中国、巴西还是任何国家都能恢复原本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