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回忆系列:宫崎骏与他的仲夏夜之梦——栩栩如生

宫崎骏对动画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制作要求极高,追求尽善尽美,这一点制作组人员都深有体会。

宫崎导演会深入思考怎么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来表现小月或小梅这些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紧跟上他的想法而不至脱节是至关重要的。要是不能明白他的想法,哪怕只要角色有一个表情不对,导演就会要求这部分重新画过。

——这是某次访谈中在被问到制作《龙猫》时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时,作画总监佐藤好春的答案

接着上一章节的剧情。小月一家搬进新屋后三个月过去了,盛夏的一天上午,趁着学校节假日的机会,爸爸和两个女儿洗好一大堆衣服,骑上自行车,出发去往七国山病院看望正在那里住院的妈妈。

(赛璐璐画)

在路上,他们遇见了正在田间干农活的婆婆和正挑着担子回家的小男孩勘太。下面笔者来讲一讲这个堪太。

(宫崎骏绘勘太设定初稿)

在宫崎骏的龙猫企划书里勘太最初的设定名是勘平,他是住在离小月家不远婆婆家的孙子,从小帮家里干农活的男孩,也是小月的同班同学。他个头比小月矮小,头却很大,因为口拙而不擅长和人吵架。是个非常真诚善良的纯朴少年。

打从故事开始时第一次看到搬家摩托车里小月的那张笑脸,这个孩子便被深深吸引住了。羞涩内向的他面对小月的问好脸刷的一下红了,赶紧转过头去,而车开走后他又情不自禁地探出头去张望。

(影片截图)

不过,他本人显然还搞不清楚这种感情所代表的含意。为了引起小月的注意,每次和小月见面时他就会脱口说出一些惹小月生气的话,这种少男少女的纯真感情让观众们都会心一笑。

第一次和小月搭话,勘太就说出了“你们家是鬼屋!”这样的话,把婆婆气的大声斥责。在第二幕看妈妈的路上,他们再次相遇时,勘太又是吐舌头又是做鬼脸,似乎敌意满满,但当小月乘着自行车远去时,他的小眼神还是出卖了自己(笑)。

在学校上课时,大家都在专心写着练字本,勘太却开小差了。他的目光一次次飘向坐在窗边和同桌谈笑的小月,结果被老师抓个正着,抓早恋可是每个老师的强项嘛(笑)。搬新家时来给小月送婆婆做的点心,在放学后下大雨已经走过后还倒回来把伞给小月自己淋雨回家,这两次都明明是善意之举,勘太却在羞涩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用一种半强迫硬塞的方式让小月收下。

在寥寥的几个镜头下,一个不善言辞但又心地善良的傲娇男孩形象已引起观众的共鸣,仿佛这些事就是自己童年的经历一般。

在原本宫崎骏的企划设想里,小梅和龙猫初遇时爸爸和小月发现小梅不见,急得到处寻找,勘太为了引起小月的注意,故意不安好心地说小梅一定是被神带走了。虽然他还是一起帮忙寻找,但当小月在树丛的入口处发现小梅玩具小铲子要钻进去时,勘太却在一旁害怕犹豫,瑟瑟发抖。这样的性格缺陷虽然似乎可以丰满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内心的矛盾性并增加剧情冲突的戏剧性,但却会让人心生厌恶,产生负面情绪。宫崎骏在制作《龙猫》的过程中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将这些部分(笔者前一章提到的婆婆初始设定是个凶恶婆婆)都删去。在他看来,这些剧情和龙猫的主旨不符,会破坏自己制作一部幸福又温暖人心,让观众看完之后可以怀揣着欢喜轻快的心情回家的电影的初衷。

宫崎骏在一次演讲时说道:当然,我也可以作一部电影,片中隔壁住的是满脸凶相老太婆,总爱咆哮着说“不准碰我的菜地!”,于是可怜的小月和小梅大哭起来……(观众大笑起来)

我当然可以这么做,当然可以,但我根本不想如此。已经有很多其他人在拍摄这样的片子了,有他们也足够了。对于我来说,即使我被告知“根本没有这样的女人”,我也不会改变,我会继续期待,期待着生命中出现这样一个人。

每当我们看完宫崎骏电影,都会被片中的美好和幸福而感动满满。然而宫崎骏当年制作影片常被批评家说“你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把握还不够”或者“你是在无视人心深处邪恶愚蠢的劣根性,你只是在宣扬那些所谓的好东西”。宫崎骏自己也承认,在《龙猫》中,这种说法是完全成立的,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这么做。就好像是在说“我希望有这样善良的人,我希望有这样可爱的邻居。”这就是我们从宫崎骏电影中体会到治愈感的根本原因。

回到影片,一家三口翻山越岭来到了七国山病院,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妻子&母亲——草壁靖子。

(男鹿和雄绘七国山病院外景)

(宫崎骏绘草壁靖子概念图)

草壁靖子是小月和小梅的母亲,因为不幸染上肺结核,已经住院治疗长达一年。在设定这个人物时,宫崎骏在其身上投影了自己年幼时身患肺结核长期住院的母亲的形象。草壁靖子聪明又知性,懂得用简单的动作和言语来传达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安慰,是个深具魅力的女子。为了能够早日回到丈夫和女儿们的身边,她正在努力与病魔搏斗。此外,草壁靖子还是个果敢有主见的行动派,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不顾亲戚的反对和丈夫草壁达夫早早结婚了,这样雷厉风行的性格也遗传给了小月(笑)。

冲进病房见到了日夜想念的母亲,两个小女孩都开心极了,心急的小梅急忙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但小月走到母亲跟前却停住了脚步。这是因为宫崎骏绘制分镜脚本时回想起自己母亲肺结核住院,他前往探病时,母子间的疏远让宫崎骏并没有和母亲拥抱,因此他认为和自己当时年龄相若的小月也会有这样的害羞与矜持,住院太久(对小孩而言一年是很漫长的)后,母亲的形象对小月而言有些耀眼和陌生,她无法像小梅那样毫不犹豫地紧紧抱住母亲猛撒娇。如何表现她们俩母女情深这一段剧情呢,这时候担任龙猫制作统筹的木原浩胜给宫崎骏讲述了自己一位女性朋友的事。她的母亲因为生病卧病在床而无法为子女做任何事,只好坐在病床上一边听她说话一边不停地帮她梳头。她说那个动作对她来说是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宫崎骏听了深有触动,绘制出了小月让母亲为她梳理头发的分镜。

母亲为小月梳头的仪式感,是对小月照顾家里的感谢和安慰,也是支持小月的最大力量,在母亲温柔的动作下,母女的心又贴在了一起,这时爸爸也来到病房里,所有人都笑容满面,镜头拉到窗外,适时响起了“啦啦啦啦”的和声,一家人温馨的气氛仿佛满溢出了房间,着实让人羡慕。

在探望母亲回去的路上,爸爸告诉女儿们医生说妈妈不久就会出院回家了,心急的小梅问:“不久?是不是明天?”天真无忌的童言逗得爸爸和小月哈哈大笑,但这无心之语为最后的剧情冲突埋下了伏笔。

------------------------------------------------------------------------------------

回到了家中,三人又回到了日常生活。某日天一亮,懂事的小月就起床为一家人做饭并打包便当,吃过早饭后她与好朋友结伴去上学了,留下在书房工作的父亲和庭院里独自玩耍的小梅。

(赛璐璐画)

小梅告诉爸爸自己打扮成姐姐的穿衣样子去院子里玩,爸爸答应后开始聚精会神地查看写到一半的原稿,表情十分严肃,果然是认真起来的男人最帅气啊。书桌上堆满了资料书和写稿素材,其中一本的书脊上写着《森林与农耕》,许多书上还夹着书签,不过摆放却有些凌乱,可见爸爸也是个不修边幅的直男嘛(笑)。

(赛璐璐画)

(宫崎骏绘小梅玩耍庭院场景设定图)

庭院中玩耍的小梅发现了已近干枯的水池里有一群游动的小蝌蚪,她蹲下来用手捞却一只也抓不到,急忙想找个工具来把蝌蚪捞起来。四下张望,小梅看到水井旁地上的小铁桶,一个箭步冲上去拿起来却发现铁桶底部已经锈出了一个大洞。当小梅顺着窟窿往外看去时,她惊奇地看到了一粒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橡树种子。

(背景画&赛璐璐画)

抬头望去不远处地上的橡树种子是一粒接着一粒,小梅乐坏了,一路捡起种子来,捡阿捡着,突然从草丛里钻出了一只长着尖耳朵,半透明的小龙猫来。惊讶的小梅跟在小龙猫后面,小龙猫受到了惊吓,飞快地逃进了屋子地板下面的隔间里,小梅把头伸进地板下的排水口,在废弃的空罐头和汽水瓶垃圾之间寻找小龙猫的身影。这时她听到了橡树种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小梅扭头一看,原来是小龙猫与比它大一点的一只中龙猫背着大袋橡树种子准备搬家,小梅立马追了上去。

(影片截图)

发现小梅跟在后面,中龙猫和小龙猫慌忙地跑了起来。小梅乐了,撒开腿追赶起来,突然两只龙猫消失在后院的草丛里。小梅仔细一看,草丛里竟然有一条好像是隧道的秘密通道。小梅飞快地钻了进去,一路跟随龙猫们来到了阳光照射不到的深处,穿过阴暗的矮树丛,翻过了若干坡道和乱石,前面出现了一棵巨大的樟树,小梅爬上樟树,却发现两只龙猫不见了。

(背景&赛璐璐画)

小梅在龙猫消失处发现大樟树的树干底部有一个大树洞,树洞边又有一颗掉落的橡树种子。她探头进去张望,脚底一滑哎哟一声掉进了树洞。随着通道里的一阵翻滚,小梅掉进了龙猫的住所。

这里的地面软软的,长满了交错的花草,小梅掉下来的时候就没有摔伤,不过一阵头昏眼花是免不了的。这个眼睛转圈圈的镜头让在影院里的我们尤其是孩子们都发出了哄笑。

(男鹿和雄绘背景图)

在第一章我提到宫崎骏当年构思龙猫住所时,画出的是一个像工艺品那种木头内壁被挖空之后形成的房间、墙面还带着木纹,还有桌椅等各种家具,是个非常整洁干净的居家洞窟,龙猫一家人就坐在凳子上看着探头进来的小梅,但为什么在片中却不是这样的呢?

(上图为宫崎骏绘概念图,下图为背景&赛璐璐画)

那是因为在制作时,男鹿和雄考虑到如果要把树木画的很漂亮,那就得把木纹画得很仔细才行,这样洞窟就会变成像是幢新房子一样,完全体现不出龙猫在此久住的岁月沉淀感。“那就不要这么画吧!”他和宫崎骏商量后得到的是“不如用青苔替代木纹不就好了!”的结论。但是试画了青苔,男鹿又觉得这会显得湿气很重,那龙猫就不会想住在这种地方了吧?为了不让观众有过于湿漉漉的溶洞感,男鹿和雄把所有颜色都画成明亮的色调,让龙猫住所里面开满很多漂亮的花,上面还有蝴蝶飞舞,一幅世外桃源的模样,现实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吧。

(男鹿和雄绘美术板)

从跌落的眩晕中清醒过来,小梅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那是只比前面两只龙猫大上几十倍,圆滚滚毛茸茸还在呼呼大睡的大龙猫。胆大妄为的小梅先是瞪大眼睛仔细端详,然后玩起龙猫的粗短尾巴来,最后爬上龙猫的大肚皮,凑上去挠起龙猫的鼻子,后者打了个大大的喷嚏,睁开惺忪的睡眼望着小梅,小梅问:“你是谁?是灰尘精灵吗?”还没清醒的龙猫打了个哈欠,还迷糊着,张大嘴巴发出了TO!TO!RO!的声音,小梅非但不害怕龙猫长满牙齿的大口,还乐不可支地说:“呀!原来你叫TOTORO(龙猫的日文名发音)!”

(宫崎骏绘分镜脚本)

后来小月听小梅描述说龙猫名字后反问:“TOTORO?你是说我们故事书里的山怪(TOTORO和“山怪TROLL”的日文发音近似)吗?”在片尾字幕里的一张配图就是妈妈草壁靖子给两个孩子读的床头故事书,封面画着一只山羊过桥,桥下一只很像龙猫的妖怪望上去,这是美国的儿童绘本大师玛夏·布朗的作品《三只山羊嘎啦嘎啦》里的山里妖怪。所以龙猫的TOTORO之名只是小月和小梅的误解,这是个美丽的误会,龙猫真实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呢?宫崎骏并没有给出答案。

影片截图

小梅给大龙猫的脸上挠了挠痒,大龙猫舒服了,又打了个打哈欠继续睡觉,小梅趴在它身上也跟着睡着了。这就是小梅和龙猫的初遇。宫崎骏最初曾纠结于让谁先遇到龙猫,最后决定由胆大妄为的小梅先来比较合适,因为按常理就算小月再怎么坚强,突然在下雨晚上的荒郊野外看到一只庞然大物出现在身前还是会受到惊吓的,这样就破坏了全片的整体气氛。因此宫崎骏将与龙猫相遇的顺序安排成先小梅后小月了。

两只小龙猫凑向前去看着这一幕(在分镜脚本里他们也爬上来一起睡了,不过正片里并未采用)。

(宫崎骏绘分镜脚本和背景&赛璐璐画)

镜头一转,放学回到家的小月发现小梅不见了,和父亲急忙在庭院里四处寻找。很快,在草丛秘密通道的入口小月发现了小梅掉落的帽子,她赶忙钻进通道,发现了趴睡在地上的小梅。

(宫崎骏绘分镜脚本)

小月将小梅摇醒后,小梅告知了爸爸和姐姐自己遇到了龙猫,但当她领着她们穿过秘密通道后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庭院里。小梅不信邪又从入口进去重跑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看到小梅东张西望一脸懵逼的样子,以为她是在做梦的小月和爸爸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梅委屈极了,瞪大眼睛大喊道:“那是真的!真的是龙猫!我没有骗你们!我没有乱说!”

前一章笔者提到宫崎骏给小梅的人设就是个一根筋的倔强孩子。此处宫崎骏给她一个低下头,竖起眉毛,撅起嘴嘟囔着“没有胡说!”的侧脸镜头。在后来的故事剧情里,小梅想姐姐了,来到小月的学校里抱住姐姐不吭气也不肯撒手,露出眉头紧锁流着泪的半张脸。而在等待父亲的雨夜里,已经又困又累,头低下去眼皮打架了的小梅面对姐姐先回婆婆家的建议又一次倔强地撇起嘴摇摇头。这样几个无声胜有声的镜头语言将人物性格展现在我们面前,小梅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动摇的一根筋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到了电影最后这个倔强孩子一声不吭独自去医院给妈妈送玉米吃的举动也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影片截图)

而在小梅面对“真的是龙猫我并没骗你们”的委屈时,观众也不免担心她的内心受到伤害,可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父亲走上前去笑眯眯地说:“我和小月都相信小梅不是说谎的人哦!”自己的孩子说出了常人不能置信且无法证明的事,爸爸却没有不问青红皂白的否定,而是微笑着说“你一定是遇到森林的神灵了,这可真是辛运啊!”随后他还主动领着小梅和小月前往大樟树查看,即使龙猫的树洞依然寻找不到,他也仍替小梅打圆场“嗯因为那不是每次都能见得着的呢!”。彰显了设定中“和善耐心,对孩子充满包容” 的爸爸形象。观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这样的爸爸真是亚撒西啊!

(影片截图)

到晚上回到家中的小月开始给妈妈写信,在信中她说:“今天小梅遇到了森林里的神灵”,写到这里她咬了咬笔尖不禁有些出神:“我也好想遇到一次啊!”画面一转,在樟树的树梢上龙猫正吹着陶笛。很快,她的愿望就能实现了呢。

(宫崎骏绘概念图)

(影片截图)

在上一幕构建了真实与幻境浑然一体的世界观后,到了这一部分,电影里的主要角色小月一家,勘太和婆婆等人还有我们的龙猫都悉数登场。宫崎骏利用看似平平无奇的分镜镜头语言,通过角色的一笑一颦,眼神举止,刻画出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也让这个电影中的奇幻世界鲜活了起来。追求细节是宫崎骏电影一贯的宗旨,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场景描写。在下一部分,笔者为大家解读宫崎骏是如何用他的妙笔描绘出本片最经典的一幕——名场面“雨夜遇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