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珠算方法應用到筆算當中,對珠算在新時代的發展是很好的方式

宋國鋒

推廣了電子計算機、計算器,實用中不再象過去那樣非用算盤不可。但是電子計算機時代仍然需要心算,不可想象什麼時候可以徹底排斥心算,一切情況下都由計算機包下來,而且運用計算機(器)也無法簡易的教會孩子心算;但是,把珠算內化成心算簡易、高效、無與倫比。因此即便實用中可以不打算盤,珠算仍然有存在價值。

推廣了電子計算機、計算器,實用中不再象過去那樣非用算盤不可

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掌握珠心算?

應該提倡的是通過珠算學習,讓孩子掌握心算(珠心算),以此為出發點,主要應當從有利於發揮珠算的教育功能,使其有利於學習心算、學習數學、學習計算機算法——這就是電子計算機時代,珠算大而無可替代的作用。

鑑於數學課程知識結構一時難以改成以珠算(計算機)算法為基礎,學校數學教學中還是用筆算得現狀,作為過渡,可以“用筆算方式記錄,用珠心算計算”這種方式,這樣筆算、珠算的優點都得到了發揮。

一二三+筆珠算法使用漢字最簡單筆畫橫、點、豎和數字一、二、三(四用“三”下加一條橫線來表示),借鑑算籌的記數方法,使其簡化並改進(只用橫式記數方法,並把表示5的豎用點代替,從在橫線上轉移到橫線右下角),運用珠算方法,使記錄數碼為計算所用,計算過程用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來,整個過程計算與記錄融為一體。同時,由於記數符號簡單、直觀,所以能夠內化到腦子裡,形成心算。與傳統的籌心算(人類自有計算能力開始,就有心算產生,遠古利用石子、木枝進行計算,若一時無石子、木枝,簡單的計算,可在腦中用石子、木枝的映象進行計算,這就是心算。此一時期,主要以籌算為模型映入大腦而形成心算,稱之為籌心算。)相比,在腦中還要分別記住用橫式和縱式兩種方式表示的數,遇到位數是零時,還要記住空位,增加了記憶負擔,漢字一二三算法,熟練後也能夠形成心算,記憶的符號簡單的多,極容易記住(按照人的記憶特點,最簡單的東西,應該最容易記,而且記得牢,何況“一、二、三”等簡單的漢文數字和點等筆畫,都是眾多人再熟知不過),因此此法熟練後,可以形成一種簡單的新的心算法。

《內蒙古財會》2017年底2期刊發《一二三+珠算式心算法》

與珠心算相比,筆者認為:珠心算在大腦當中要形成算盤,在計算過程中,只需用哪幾個檔位、每個檔位用幾個珠即可,其餘不用的檔和算珠卻不用記,但是由於用的檔位和算珠和不用的檔位和算珠畢竟都在大腦當中形成的一個算盤上,不用記住的勢必給該記住的有影響,造成記憶的負擔?這個問題應該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是:在珠心算時,必須要學會珠算,學會打算盤,由於算盤攜帶不方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不常用,也給學習、練習珠算、珠心算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能夠較好的學習珠算、珠心算,熟練掌握珠算、珠心算的各種方法,用筆學習、練習珠算、珠心算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還是筆是最常用的,可以隨時學一學,練一練。因此一二三+筆珠算法作為能夠學習珠算方法,完整記錄珠算過程,練習珠心算技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齊魯珠壇》刊發《用筆學練珠算、珠心算一法》

珠算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化遺產,由於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在工作、生活中已經不能凸現其計算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在現代教學中,珠算已經被教材中取消,很多孩子,甚至於現在很多青年人都不瞭解珠算,把珠算的方法應用到筆算當中(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還是筆),讓學生了解一下珠算,學習一些優秀的珠算方法,從而應用到現代的學習生活中,對於珠算在新時代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亦應是一種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