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重點關注PPI通縮壓力的上升——2020年3月物價數據點評


核心觀點

3月CPI同比增長4.3%,雖然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但今年3月復工復產進度加快,交通物流逐漸恢復,食品環比較大幅度回落。油價部分非食品價格下跌,但醫療保健價格同比仍正增長。工業品通縮壓力繼續上升,PPI同比跌1.5%,價格環比幾乎全線回落。向後看,預計短期通縮趨勢將依然延續。

正文

無懼高基數影響,供給恢復物價回落。3月CPI同比增長4.3%,較前值回落0.9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雖然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但今年3月復工復產進度加快,交通物流逐漸恢復,導致食品價格環比回落3.8%,非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4%,已連續兩個月呈環比負增長。總體而言,疫情導致的短期物價抬升已經基本告一段落,特別是對非食品而言,短期料將回復到正常季節性波動。預計2季度通脹仍將在4%以上平穩運行,但下半年將在基數的影響下加速回落。

從分項來看,除糧食價格以外,其餘分項全線環比負增長,其中受到調運恢復和儲備肉投放影響,豬價顯著走弱,環比回落6.9%,降幅為本次豬週期啟動後的最大值。春季時令菜大量上市,供給恢復,鮮菜價格環比大幅回落12.2%。整體食品價格環比回落對CPI環比1.2%的跌幅貢獻其中的0.9個百分點。另外,受到海外疫情影響,部分國家封鎖了糧食出口,導致市場關注我國糧食可能出現的供給短缺、價格上升對通脹造成的影響。我們認為,我國糧食近年皆豐產,自給自足能力較強,近幾年處於淨出口的狀態,因此短期糧食價格也大概率保持相對穩定。3月CPI糧食價格環比持平前值。非食品方面,一是受到國際原油大幅下跌的影響,交通和通信價格環比回落2.5%,其中交通燃料價格環比回落9.5%,是環比回落的主要拖累。二是居民生活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尚需時日,因此對生活用品和服務的需求依然較低,教育文化、房租、衣著等價格環比也出現回落。

工業品通縮壓力繼續上升,價格環比幾乎全線回落。3月PPI同比回落-1.5%,較前值下降1.1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內消化庫存等因素的影響,PPI環比下跌1.0%,該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我們認為,復工復產逐步推進,供給水平回升,終端需求的回升或慢於供給,導致價格下行壓力加大。同時,海外疫情蔓延使得全球供應鏈受損,外需嚴重衝擊了部分國內企業,因此或存在逐步轉向供應國內市場,導致國內供應能力進一步上升,價格存在下行壓力。

從分項來看,生產資料、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價格環比分別回落3.5%、2.7%和0.5%。細分項中,受到國際油價影響,石油石化產業鏈價格普遍承壓,例如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環比均出現回落。黑色和有色金屬價格環比也出現下跌。

向後看,PPI短期或繼續承壓,我們維持此前觀點,2季度PPI仍將在負值區間,但隨著基數、逆週期發力帶動需求回升以及海外產業鏈的恢復,PPI在下半年將回升至0%以上。預計上半年的通縮壓力加大導致全年工業品價格同比增速均值仍將小幅為負,工業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衝擊,但基本上盈利低點就出現在1季度。

附錄圖表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0年4月10日發佈的報告《2020年3月物價數據點評:應重點關注PPI通縮壓力的上升》,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相關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有道雲等方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使用本資料。

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的研究部編寫。中信證券研究部定位為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賣方研究團隊。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中信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中信證券的客戶。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繫中信證券機構銷售服務部門或經紀業務系統的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並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的風險或損失,在此之前,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本資料定位為“投資信息參考服務”,而非具體的“投資決策服務”,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需特別關注的是(1)本資料的接收者應當仔細閱讀所附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週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2)本資料所載的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證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同時其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後續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製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3)投資者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前,還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特點等具體情況並配合包括“選股”、“擇時”分析在內的各種其它輔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決策。為避免對本資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資評級、目標價格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在必要時應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4)上述列示的風險事項並未囊括不當使用本資料所涉及的全部風險。投資者不應單純依靠所接收的相關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須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訂閱號中的所有資料版權均屬中信證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複製本訂閱號中的內容。除經中信證券認可的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