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楊家將》,今兒來張坊看宋遼古戰道

在一個溫暖的初冬日子,我獨自走在房山張坊的大街上。順著大街,向著城門走,目的地是張坊宋遼古戰道。

來到景區,我都是先看一下導覽圖。東西南北如何佈局,精華景點,一網打盡。

古戰道在冀中平原發現多處,張坊宋遼古戰道是很有代表的戰道。

張坊古城。身為房山人,但是這個張坊古城確實第一次逛。逛過之後才瞭解,這裡只有這個城門氣派,其它地方像城牆之類的都沒有建設。如果有投資,這裡完全可以建成平遙那樣的現代化古城。沒有建,可能是時機不成熟吧。

巍峨的城樓

城牆其實並不長,不但沒有四方合攏,還只修建了一邊。

古戰道的入口就在城樓裡面。

城樓後面左首有個紅門,這就是戰道入口了,售票處則是在外面大門邊上。

順著臺階向下走就進入戰道,此時只有我一個參觀,於是包場遊古戰道。一個人也照樣走起!

洞裡黑漆漆啊

走過黑暗就是光明,繼續向下!

這一段戰道的燈光還是會變色的,一個人走在這裡,有點兒光怪陸離的感覺。

戰道牆壁兩側有時會有一個小房間或者另有一條戰道入口。

兵器庫用來存放刀槍弓箭

也可以放軍事物資

繼續走,前面有休息廳,不過不是給遊人用的,是古時士兵休息的地方。

北宋和大遼在此百十里的區域進行了無數次戰爭。

北宋與遼國分界線旁的重要標誌城市居然是雄縣。

看下圖所示,現在的大北京都屬於遼國範圍。

戰道與地道還是不同的。

走在裡面感覺很開闊

熊縣發現的戰道

一個人繼續包場參觀

宋遼時期的建造工藝

房屋殿宇的營造

現在雄安新區的選址不知是不是也考慮了宋遼時期的歷史因素?

古代的監聽設備

戰道的重要作用

“三關大帥”楊六郎,相當於三個關口的總司令,軍事範圍東西幾百裡。

用金銀綢緞換和平,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和睦相處。後來遼積攢了力量,把北宋打敗,宋遷都杭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南宋歌舞昇平,很快就滅亡了。

現存的其它戰道

各種各樣的出入口。

雄縣,霸州,永清一帶,軍事必爭之地。

永清的戰道

張坊古城及戰道

各地的古戰道

戰道內的鼓風機,增加空氣流量。

作戰指揮部

繼續走

藏兵室

戰道內的水源

走到戰道的盡頭了,是一個展示廳。

古戰道簡介

這裡居然有一個碧霞神君

泰山奶奶,有求必應

古戰道盡頭就在這所街中的“鎮樓”裡,當然這也只是古戰道的一個出口。

參觀了戰道,還了解了宋遼時期的軍事,歷史。張坊宋遼古戰道,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