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條馬路和街區,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但拍照是真好看!


說到上海,那適合拍照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從外灘到武康大樓,從1933老場坊到西岸藝術中心,小清新、工業風、學院風……應有盡有。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位老人家,讓大家能夠玩轉歷史和工業風。


馬當路——石庫門裡的傳奇故事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條121歲的老路。

馬當路全長1753米,是佔據黃浦區黃金地段的一條老馬路。

三條地鐵地下穿梭,潮牌地標美食扎堆,歷史風煙與市井煙火並存。

北起金陵西路,南至徐家彙路,馬當路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清朝光緒二十四年。至今已是121歲的資深老牌馬路。

早些時候,馬當路是一條以石庫門建築為主,居民密集的老馬路。曾經一度被棚戶區的擴張阻斷道路,南北互不貫通。就算當時有導航也有可能會迷路。

在很多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印象裡,馬當路以合肥路為界,分為南馬當路和北馬當路。歷史的滄桑厚重與新潮時尚的都市感在這裡相互碰撞,交織匯聚。

說到馬當路的人文歷史,這1700米的距離,每一步都充滿了故事。中共一大會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韜奮紀念館、張大千舊居都扎堆在這條老馬路上或。石庫門的青紅磚塊間,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

中共一大會址,這棟石庫門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青紅磚相間,莊重大氣之感油然而生,路過馬當路的時候就可以順道去參觀一下,追憶往昔崢嶸歲月。地址:黃浦區黃陂南路374號(近興業路)

有名的還有這條叫做“普慶裡”的石庫門弄堂——在馬當路306弄的弄口,掛著“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的招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就曾在這條弄堂內的4號。這裡不僅僅代表一個國家,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維護國家主權鬥爭的縮影。

地址:黃浦區馬當路304號(馬當路自忠路)

馬當路上還有個地方叫西成裡,與新天地時尚僅有一路之隔,卻藏了很多故事。

1923年因家道中落,24歲的張大千從四川內江來到上海,寓居馬當路278弄西成裡16號,隔壁17號是張大千兄長張善孖的寓所,兩個天井和兩個客堂都是打通的。17號樓下的客堂間是兄弟倆的畫室,取名為大風堂。畫室中央擺放著一張很大的特製畫案,四周牆上掛滿了兄弟倆的書畫作品。善孖擅長畫虎,為了觀察老虎的各種體態,他還在天井裡養過一隻小老虎。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張氏兄弟舉家遷往蘇州網師園,不久又遷回老家四川。1941年起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三年。1950年,張大千應印度邀請,赴新德里舉辦畫展,從此離開了家鄉和大陸。

西成裡裡還住過著名影星上官雲珠,作曲家、文化部代部長周巍峙、著名京劇演員劉斌昆等,當然更多的是尋常人家的故事,這裡就是滬版“雙門洞”。

走在馬當路上隨時能與歷史偶遇,一轉眼又能撞上最新的潮流,馬當路就是這樣混搭,是不一樣的美感。

圖源自@這裡是上海

馬當路上有一棟網紅辦公樓——復興SOHO,充滿未來科技感的走廊、螺旋上升的網紅樓梯 ,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從南到北,馬當路上的商場也是不少,北起K11,南至凱德晶萃,中間還有中環廣場、 新天地、中海環宇薈,一路逛下來才算是見識到什麼叫購物天堂。只要錢包夠鼓,想買的幾乎都能在這找到。

K11不僅是一個商場,還是一個藝術館,K11辦過的展數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重量級的畫展。中國大陸首次莫奈專題特展就在這裡舉辦。卡地亞、香奈兒等一線大牌的展也是接連不斷。

用100多年曆史的優秀建築做商場,中環廣場才是最貴的奢侈品!乍一看這裡的外觀,還以為自己誤入電視劇,來到民國時期的財團家門口。

馬當路和新天地的關係就像薯條和番茄醬,而:新天地、新天地時尚、新天地廣場、新天地南里、新天地北里……就如同“張歆藝、張藝馨、張予曦、張馨予、張雨馨、張雨鑫、張馨月、張涵予……”一樣讓人傻傻分不清。

其實非常好區分。沿著馬當路從南到北,依次為:新天地時尚;新天地南、北里;新天地。南、北里被興業路分割開來,因此有了南北的區分。而新天地則是這些的總稱,對路痴來說一般是指新天地station。

中海環宇薈簡直就是一個市民廣場,佔地非常大,還有下沉式廣場,整個環宇薈,就是一所美食天堂。如果你要減肥,建議你繞行。

凱德晶萃中庭高挑,媲美盧浮宮金字塔的玻璃穹頂,讓整個商場看起來器宇軒昂,更誇張的是穹頂匯合收攏的地方還做了一個噴泉,水柱足有一層樓高。這裡人一條生活體驗館、超級猩猩健身、親子體驗館、電影院、超市……讓你的錢包隨時變空。


三個地鐵站,多個shopping mall和一批潮店群,歷史和潮流的碰撞,無縫銜接完美契合

這從南到北的千餘米,值得一逛再逛。


上海音樂谷——潮到不行的工業風街區


虹口的這塊百年街區真的太奇妙了

潮到不行的工業風街區

與腔調十足的石庫門裡弄和諧共生

深藏了很多超美超好拍的風景&特色小店

魔都文藝控、時髦控們,速速看過來~

這個奇妙之地便是“上海音樂谷”

俞涇港、虹口港、沙涇港3條河流在這個區域交匯

以8座超百年曆史的小橋連接

組成了魔都罕見的濱水街區

是官方認證的目前上海唯一保存

有完整水系格局的歷史文化風貌地區

1930鑫鑫創意園,原英國商人老貨棧


1913老洋行,原和記洋行


你可能想不到

如此安靜美好的水鄉街區

曾經可是民國“白領”聚集地

英國韋斯特兄弟在此開設和記洋行

上海著名企業家、慈善家亨利·雷士德先生

在此出資建造人力車伕互助會......

各行各業都曾在這做得風生水起~

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原上海辛克實驗機廠

還有上海辛克實驗機廠、英國商人老貨棧

工部局宰牲場等都在此集聚

如今,曾經的老廠房完美逆襲

成就了老洋行1913、1933老場坊

1930鑫鑫創意園

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地標建築

1933老場坊


三角地藝術園


半島灣

舊工業建築的原有結構得到了保留

又注入了新的時尚元素

不用刻意打理,個個角落都是出片地

已成為魔都潮人必打卡的地標建築

在上海音樂谷內

其實還有一大片獨具特色的石庫門建築群

其中,建於1931年的瑞康裡及建於1921年的瑞慶裡

還被列入了“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名單

極具代表性,保留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早期,瑞康里弄堂還是

報社職員和文人的薈萃之地

中國新聞界泰斗趙超構先生

滑稽戲演員範哈哈等都曾居住在此

人文氣息十分濃厚!

除了地標建築、寧靜美好的老街

在這個不斷交替融合的“奇妙街區”裡

還藏著超多低調美好的特色文藝小店

來這裡的都會不知不覺逛上一整天~

約等於:一家舒芙蕾專門店,聽說這裡有“全上海最好吃的舒芙蕾”,在滬上小有名氣。她家的舒芙蕾都是現點現做的,口感飽滿柔密,搭配著水果和厚實的鮮奶油,奶香果香交織,一口治癒!店鋪的裝修設計出自老闆娘之手,文藝而精緻,非常適合閨蜜小聚哦~

地址:哈爾濱路167號

Dog man寵物咖啡:哈爾濱路上還藏著一家超治癒的小店~一進門就會有十幾只狗狗爭先恐後地迎接你,積極營業超可愛der。店內主要有小型犬如約克夏、博美、雪納瑞等,還有法鬥、土撥鼠、鸚鵡等寵物,最近,店裡還新增了一隻“草泥馬”,這個週末叫上小夥伴一起去玩耍吧~

地址:哈爾濱路135號,預約電話:13917866691

半層書店:魔都的愛書人應該都知道半層書店,學建築出身的店主,運用木料和鋼結構,把這個不那麼完美的空間打造得極具層次感。書店一樓主賣文創用品,還有coffee bar可以點茶飲。二樓有文學類、設計類、歷史類、畫冊類等很多高品質小眾書籍。

地址:哈爾濱路129號

老友記主題店:老友記主題店是很多中外粉絲、遊客的打卡地標。原汁原味的“CENTRAL PERK”大logo、紅磚牆面、橙紅色長沙發、熟悉的吧檯、餐具……都是熟悉的劇中場景,還原度極高!Ross的感恩節三明治、Joey的雙披薩、Rachel的千層蛋糕等,老友享用版菜單你也能盡情享用哦~

地址:哈爾濱路160號

BFGF Coffee School:位於半島灣創意園內,低調的位置也擋不住它超高的人氣,周圍的上班族總愛來光顧。店裡使用的咖啡豆都是自己烘焙的,沒進店內就能聞到濃郁的☕️香氣。除了售賣咖啡,這兒還會開設專業咖啡課,其樂無窮。

地址:溧陽路735號2座103室

swonder coffee:一家看似與室外空間融為一體的咖啡店。店內明亮開闊,老廠房曾經的結構得到了保留,柔和的燈光、簡約風的桌椅......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招牌澳白收穫了不少好評,午間還會提供三明治、意麵等簡餐哦~

地址:溧陽路611號 1933老場坊1號樓311

魚饌:隱藏在1933老場坊裡的寶藏居酒屋,滿滿日式風情。燒鳥是它家的特色,廚師長獨家秘製燒鳥串中經典的醬烤口味,並針對燒鳥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肉質特點,每一串的火候都控制得剛剛好,一串入魂!它家的拉麵、炸串也可圈可點。冬日裡,再來份熱氣騰騰的壽喜鍋,無論什麼煩惱都能被治癒!

地址:溧陽路611號 1933老場坊1號樓216

老周麵館:是上海音樂谷的人氣麵店啦~開在一片居民區中,光顧的食客大多是生活、工作在附近的。麵館內賣的也都是經典的本幫面,大排、辣肉、獅子頭......十多種澆頭任你挑選,濃油赤醬,口口滿足。兒時的味道就藏在如此腔調十足的小店裡。

地址:嘉興路291號

家門口有如此好拍好逛的地方

真的太幸福了~

挑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去逛一逛,拍一拍吧~

圖文轉載自@樂活虹口@上海熱門美食 @上海黃浦@黃浦最上海


關注游上海,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