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都新年游玩之平乐古镇,不见不散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平乐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美不胜收。“茶船”也是古镇上的一大特色,坐在船上喝茶,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另外,古镇的住宿餐饮娱乐设施都比较完善。夏季来这里避暑游玩的人很多,尤其周末更是游客爆满。

平乐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邛崃市面积最大的建制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这是一座时光倒流的古镇,一个可以让人静静发呆的地方,一个来了就忘却烦忧的地方!

看点芦沟竹海: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李家大院:位于花楸风景区内,系清代名商李洪楷所建,始建于咸丰年间,历经56年竣工。李家大院是邛崃目前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民居,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秦汉驿道:考古学家认定的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过继续通向南方。骑龙山上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古秦汉驿道遗址。古驿道两边均被垒成高墙,中间通车马的大道铺着巨大的卵石,走向均顺着山势蜿延。花楸风景区:西出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前行约10分钟便可到景区。景区内层峦叠翠,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金华山:位于平乐古镇区东南1公里处,众多的人文古迹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使金华山山奇水秀,而且使之具有两大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是“三教汇于一山”,儒、佛、道和谐地统一到金华山上;二是“一步呈一景”,随处可闻的鸟语莺啼、险峻独特的奇峰异石、中唐时期的天宫寺、绿水青山中的亭台楼阁、极具川西特色的吊脚楼、古幽深邃的石梯山道都给人无限的启迪和遐想。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公元970年—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古镇有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以“九古”闻名: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景致颇多,主要景点有: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李家大院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平乐的特产瓷胎竹编历史悠久,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古茶树、农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镇特色名小吃也享有盛名。

古民居

平乐镇历史悠久,曾为火井县治所在地,是古代重要的水陆要道和经商口岸,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川西古镇的民居建筑样式和街区风格。作为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陆码头,为了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沿江而建是街区的主要特色,其格局呈鱼骨状。33条街道长短不一、曲直有度,街口节点多为码头。为了便于买卖和居家,沿街建筑均为上宅下店,一般为两层,木制穿斗结构,青瓦木檐,高低错落。现存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保持明清古街风貌的街道22条,其规模之大,风格之统一居西蜀之冠,平乐镇历来商贸繁荣,富绅众多,纸商、茶商、船商等大户人家纷纷择地择基而建别宅大院,至今尚存的银家大院、李家大院、徐家大院、朱家大院等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特别是高山之巅,竹林掩映的李家大院更是川西古建筑中的精品,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实属川内罕见,与其所在地范围内的古民居被称为“川西最大的古民居群”。

古寺

平乐宗教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庙宇众多。古时有天宫寺、观音院、万寿寺、七佛寺、雷音寺、城隍庙、川王庙、王爷庙、禹王庙、江西馆等,可惜相继毁于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现存的金华山天官寺唐代摩崖大佛,宝像庄严,栩栩如生,摩崖造像中的“天马行空”在全国也仅存两幅,堪称精品。位于镇东闫镇子的唐代观音院是邛州南路第一大寺,历来香火旺盛,朝拜者众多,经过重修后焕然一新,极具佛教文化氛围。造型逼真的铜雕观音(中国铜雕精品)和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即著名的千手观音、净瓶观音、骑龙观音、骑虎观音等栩栩如生。

古桥

乐善桥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由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出资修建。七年采石,到竣工整整花了十年时间。桥分七孔,为桃形,总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

古道

被考古学家认定的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过继续通向南方。现平乐镇骑龙山上仍保存着完好的古驿道(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遗址,古驿道两旁均被垒成高墙,中间通车马的大道铺着巨大的卵石,顺着山势蜿蜒前行,公元前2世纪,史称“汉赋之圣”的成都才子司马相如即由此驿道出使西南夷。

古堰

《尚书.禹贡》记载:4000年前,大禹曾经到西蜀蒙山(是邛崃山余脉)一带治水。相传在平乐筑堰时,因水势过大,筑堰失败,于是大禹“撒黄金垒土”,终于堰成。汹涌的白沫江被分成了内、外两江,从此滋润平乐的千顷良田,做到了“水旱从人”,因名“黄金堰”。清同治年间修建乐善桥时得以进一步改造,由竹笼装卵石筑成。

古坊

宋《九域志》称:“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纸市犹大”。平乐镇古造纸作坊,始于南宋,最多为明末清初,经初步发现现存七十四处,造纸遗址沿山造坊;设计独特,据专家考证,在全国现存古造纸遗址中十分罕见,极具保护价值。

古树

平乐镇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镇上仍保留着众多的千年古榕树群(榕树俗名黄桷树),这批千年古榕树群为唐宋时载植,已有1000至1500年历史,大多数树干都在2米以上,树冠直径达20余米。镇上古树以榕树居多,另有一部分为麻柳、青杠蒙子,树龄也在百年以上。尤其是古榕树,有的矗立江边,有的雄峙寺旁,夏日浓阴匝地,冬天郁郁葱葱;树围大者近十丈,小者也在两丈以上,树冠象巨型伞盖。他们千姿百态地装点着平乐古镇,又以千年以上的树龄无声的向人们讲述着古镇悠久的历史。平乐镇自然生长的众多古树树龄均在千年左右,在成都乃至川西地区可堪称第一(如此多的数量集中于一镇)。

古道重镇

作为南丝绸之路,古川南蜀道上的重镇,古镇还有许许多多的旅游资源,具有浓郁佛教文化氛围的观音院;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倒石桥、倒马坎、落凭寺、五通碑、三义庙等一大批名胜古迹;还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水上风景张飞滩、狮子滩以及两条充满奇峰怪石、峰回路转的金鸡沟、芦沟;狮子山、金龟山错落有致,景色宜人。尚有明代造纸作坊遗址、邓通和卓王孙冶铁遗址、天官试剑石、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古码头、邛南第一桥、元帅井等众多古迹、景点。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邛崃市西南约19公里处)

游玩时间:建议1天

门票免费开放。

自驾路线:

成都-平乐最佳自驾线路:成都-武侯金花-双流彭镇-金桥-崇州听江-三江-大邑沙渠-董场镇-安仁-唐场-上安镇-邛崃高埂镇-邛崃市-卧龙-平乐

食宿

美食:奶汤面、钵钵鸡、孙血旺、河鱼、珍菌、竹笋烧鸡、汤白肉。特色美食:平乐镇民间方法做的“叶儿粑”,油而不腻,肉馅嫩瘦可口。

住宿:平乐古镇里面有许多临街和临河的古镇客栈,环境优美,价格实惠,可在乡游网上预订,如果是节假日前往,提前预订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