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四川莫斯卡盘土拨鼠

说起可爱的动物,大家最先会想到什么呢,常年在都市生活,除了常见的小猫小狗可能很少接触到其他的动物,那我最近也是沉迷于土拨鼠的表情,包有一点点中毒,做梦都梦到土拨鼠尖叫!真的,只是觉得土拨鼠好玩可爱,绝对不是想吃他。刷视频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莫斯卡村,居然可以零距离和当地的野生土拨鼠亲密互动,所以激动的赶紧买票出发!

莫斯卡村海拔4000米左右,如果高原反应比较强烈的人还是要谨慎前往,最好提前准备好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品,比如说可以提前服用红景天,携带氧气瓶等等,而且还要切忌暴饮暴食,饮酒或者是洗头洗澡等等,高原地区防晒霜墨镜帽子,这些当然也是少不了的!

比起莫斯卡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那附近的川西丹巴美人谷名气就大得多了,有着中国最美的藏寨之称!丹巴到莫斯卡村大概是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选择在丹巴住宿的话,环境相对来说会好很多。从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出发,行程大概是九个小时,人多的话包车也是很方便的。我们订的民宿在藏寨里,装潢也是浓浓的藏族风情,客栈的窗口可以看到山峰,老板娘是个百事通,非常的健谈。餐厅的松茸炖土鸡汤简直是绝了,材料非常简单,就是松茸和土鸡盐姜片等等!

松茸不愧是军中之王,炖出来的土鸡鸡肉嫩滑鲜美,汤浓浓的醇香味,松茸嚼起来有那么一点点的像鲍鱼,但是比鲍鱼更柔软更有嚼劲!松茸生长在高海拔的高林中,居住纯净,所以处理松茸时不需要过多的清洗,用刀轻轻地刮掉根部的泥土,然后毛巾蘸水轻轻抹掉表面的杂质就可以了。松茸炖鸡会增加鼻子的营养性,有很好的补益器官养生功效!不过话说回来,高原反应还是挺难受的,我虽然高反不严重,但是第一天来也是不太睡得着觉,建议大家在睡前来,一杯香浓的酥油茶,一口喝下去,全身都暖呼呼的,能够更快地进入睡眠。

第二天一早,我们还不急着去莫斯卡,难得来一趟,先在甲居藏寨逛逛,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的意思!宅子里的民居风格都非常地统一,方形的白色小楼点缀着红色的边框,窗子上有很多繁复华丽的花纹,房子的构造一般是3到4层,底层是仓库,还有圈养出生的地方,二层为客堂厨房,三层为居室,顶层常设为经堂,以侧还配有厢房,200多栋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碉楼也是藏寨的特色,据说丹巴人是西夏王族的后裔,他们的王国被成吉思汗的铁蹄踏平之后,残存的皇族沿着阿坝红原一路南下,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就停下了脚步,重建了他们的家园!丹巴的碉楼多是清代大小金川之役的遗迹,那作为房屋的一部分,他们见证着日常生活和战争英雄之间的关系。整个寨子背靠神圣的墨尔多神山,脚下是流淌的金川河谷,也体现出了当地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

不过寨子里的生活还是非常平静的,找一个房顶发呆,可以看到云在地面上的影子缓缓飘过整个寨子。随著白风景都非常地好,随州逛逛还可以见到当地人养的小狗小羊什么的,遇到可爱的小动物谁不想来张合影呢!居民家的楼顶是拍照最好看的地方,可以跟当地人聊聊,然后给个十块钱的小红包小礼物什么的,基本上都会大方地解除娄底拍照。

我们在去莫斯卡之前向民宿老板娘大致的了解了一下当地的情况,莫斯卡藏语寓意是祥瑞平坦之地,整个莫斯卡村围绕着金龙寺建造,村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受人敬仰的日穷活佛相当于当地的精神领袖!话说原本当地是没有学校的,那建房子需要的石头和木头也非常的稀缺,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有读书的地方,活佛把自己的房子拆了,然后改进为学校,那村里不到200户人家,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那说到这,我其实也是有一些后悔,来的时候光想着为土拨鼠,其实可以顺便带一些比如说书本文具给当地的孩子,当地人的生活说实话还是有一点点困难的!

因为村民们都非常的虔诚慈悲为怀,据说当地已经300年没有杀过生了,他们饲养的牛羊家畜主要都是用来搬运货物,无法靠畜牧业来获得收入,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采集虫草,还有出售纺织品,还有奶制品。大家去莫斯卡玩的话也注意千万不要杀生或者是欺负小动物,连老鼠害虫之类的都是不可以的。

莫斯卡村不杀生,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去之前还是先吃顿肉再走!炖牦牛肉康巴烤猪排烤羊排土猪酸菜包再来点玉米饼青稞酒什么都比不上吃肉的满足感!

四川的藏餐经过改良其实已经更适合大众的口味,牦牛炖得很烂很入味,上为什么基本上都已经去除干净了,只剩下腌制入味的肉香,海拔高的地方烤肉说实话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容易的猪排羊排烤的火候还是不错,吃一口满嘴流油,搭配玉米饼的话会更好吃。那土猪酸菜包子包子皮绵软厚薄适中,酸菜爽口开胃,至于土猪肉在哪里,我好像真的有吃出来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包车前往了莫斯卡村,一路上的景色还是挺美的,司机说如果自驾去莫斯卡,千万千万不要依靠导航软件,因为信号和网络,各种原因导致导航软件可能并不能完全的发挥作用,所以最好还是找当地的向导指路。到了莫斯卡村之后,放眼望去,当地的房屋其实也是隐形的藏式建筑,白墙黑瓦搭建房屋的石头都是就近从土里挖出来的,大致按照形状大小尽可能的去堆砌密实整齐,再用吸水混泥土粘凝而成,一片白白的房子只有随风飘扬的经幡是彩色的,山坡上还有写着经文的彩色晶石,显得神圣和肃穆!

到了村口,我就一手拿着面包饼干,一手拿着相机,迫不及待地去找土拨鼠,老远看到一个冒着鼻涕泡的孩子,拿了几根绳子,正在逗几只肥嘟嘟的土拨鼠玩,按耐着激动的心情慢慢的走过去,生怕吓到他们!不过那个小孩子反倒是不怕生,大大方方地看着我们,不过我们还是小心翼翼的过去决定先发饼干试一试,不过似乎这里的土拨鼠真的是不怕人,饼干放在手心里地过去,马上就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我自己也吃了几块,给旁边的小孩也递了几块,就这样两个人三只鼠坐在地上形成了愉快的野餐,分为两包饼干,一袋面包喂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进一步增进感情了。试探性地摸了摸土拨鼠小的脑袋,见他毫无反应还沉浸在进食的喜悦中,于是就大胆地摸了一把它们毛茸茸的后背,不禁感慨,村民们给他们的伙食真好,皮毛油光水滑的,还带一点温热的体温,手感一级棒,真想拐一只回家当抱枕。

当地管土拨鼠叫做雪珠子,那莫斯卡人认为雪猪子是土地神的宠物神灵,虽然当地不产粮食,除了水,别的食物都要从外地辗转运进来,但是当地人对土拨鼠还是非常慷慨的!经常拿好吃的东西,他们那土拨鼠这种动物其实生性比较胆小,也不是说天生就不怕人一岁多的小土拨鼠还是很胆小,见人就跑,直到两岁那看到爸爸妈妈经常有人投喂,可能才慢慢的适应不怕人。在莫斯卡村小孩大人都会说汉语,简单的沟通是基本上没有问题,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当地村民们并不觉得生活艰难困苦,一路上见到的老人和孩子们的脸上都是莹莹的,他们时而诵经时而放牧,精神饱满,信仰使他们安定满足心灵祥和。小小的村子真的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独特,这次的莫斯卡之行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土拨鼠,每一只都圆滚滚胖的跟小猪一样,真的是太可爱了,不过也被当地人这种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气氛给深深的感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