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寒氣漸盛,萬物冬藏

「 大 雪 」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今年大雪時間為

12 月 07日 12 時 25 分

農 歷 十 一 月 初 一


大雪時節,太陽到達黃經25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

“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此時天氣變得更冷

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

...


「 大 雪 三 候 」

一 候 鶡 鴠 不 鳴

寒號鳥是最懶惰、最愛啼叫的鳥類

棲息于山巖峭壁的巖洞或裂縫中

因為經受不住寒氣的入侵

不愛築巢的寒號鳥冷得直打哆嗦,發出哀鳴

然而一到大雪節氣

連寒號鳥的悲鳴聲也聽不到了

說明天氣已冷到了極點

...


二 候 虎 始 交

古人認為

大雪為陰氣最盛時期

盛極而衰,陽氣已經有所萌動

於是老虎開始求偶

萬物皆具靈性,動物尚有情

生命的孕育與延續

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融的一面

...


三 候 荔 挺 出

“荔”不是荔枝而是野草

為蘭草的一種,也叫馬蘭

由於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在此時獨獨長出地面

...


「 大 雪 民 俗 」

醃 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

大雪節氣一到

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

將大鹽、八角、花椒等入鍋炒熟

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

再放進缸內醃製

數十日後取出

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

以迎接新年的到來

...


觀 賞 封 河

到了大雪

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

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畫面

所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大雪時河裡的冰都凍住了

人們可以欣賞到這難得一見的景象

...


滑 冰

滑冰是冬季遊戲之一

古時稱為冰戲

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

冬月經常在北海漪瀾堂觀賞冰戲

北方氣候嚴寒,滑冰最為流行

男女經常穿著冰鞋

腳蹬冰上,拄杖如同用籬,動作輕捷如飛

...


「 大 雪 食 補 」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

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

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促進新陳代謝

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

但是冬補也不要盲目進補

要根據地域、天氣吃不同的食物

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魚溫補

北方氣候寒冷

則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

增加禦寒能力

...


「 大 雪 景 象 」

暴 雪

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形成

較大範圍降雪或局地暴雪

嚴冬積雪覆蓋大地

不僅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

而且積雪融化時

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

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這就是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的緣由

...


霜 凍

我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

在南方

當強冷空氣過後

有時會出現霜凍的景象

...


凍 雨

凍雨是從高空冷層降落的雪花

到中層有時融化成雨

到低空冷層

又成為溫度雖低於0℃

但仍然是雨滴的過冷卻水

過冷卻水滴從空中下降

當它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體時

立刻發生凍結,就形成了凍雨

一般出現在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


霧 凇

霧凇是低溫時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

或過冷霧滴直接凍結

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積物

霧凇是受到人們普遍欣賞的一種自然美景

每年11月開始到次年2月

西北、東北以及長江流域大部

先後會有霧凇出現

尤其是在溼度大的山區出現最多

...


「 大 雪 詩 意 」

《 大 雪 》

——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 江 雪 》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夜 雪 》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終 南 望 餘 雪 》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對 雪 》

——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大雪之際

動物們紛紛進入冬眠

大自然間變得靜寂而安寧

此為“冬藏”~

大雪時節到來

也意味著

真正寒冷的冬天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