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诗画韶关,品唐风古韵”!韶关“曹溪文化小镇”

“三江碧波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带着三江迂回、万古丹霞的壮丽,南岭山脉莽莽群山中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为广东竖起了一扇绿色的生态屏障。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淀了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人文景观。尤其是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的千年古刹南华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韶关乃至广东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记者今天从韶关市有关部门获悉,韶关结合大南华规划,加快了大南华区域整体提升工程即“曹溪文化小镇”项目的建设步伐。在1月8日举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之际,韶关将正式启用曹溪文化小镇。这是该市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提升“韶文化”影响力、推动韶关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解码“曹溪文化小镇”

一场传统文化+艺术创新的匠心解读

2017年,韶关市委召开专题研究会,决定以南华寺为核心,对大南华区域实施整体提升。这个文化项目是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提升“韶文化”影响力、推动韶关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2017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正式批复“同意在韶关市南华禅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目前,国台办已批准22个省(区、市),7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韶关市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我省的第5个。

韶关目前正在实施曹溪文化小镇项目建设,主要以“文化凸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交通顺畅”为总目标,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进一步擦亮“韶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韶关将争取把以曹溪文化小镇为主的大南华项目打造成5A级文化景区,努力将大南华打造成韶关乃至广东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为把脉与献计项目文化设计,韶关市有关部门牵头成立“大南华”文化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均为中国社科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唐史学会等国内设计界与文化艺术界大咖,在韶关建设史上其规格可谓史无前例。

从文化中找灵魂,取精华,就必须抛开常规路线寻找创新突破口。”大南华公司董事长欧阳晓冬介绍说,在建筑风格设计方面,该项目以南华寺唐朝建筑风格为基本格调,通过对历史文化传承,通过多维度的视觉呈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该项目从2018年4月28日开始组织施工,目前已完成“三个一”工程、基本建成旅游服务区安置区部分的主体框架,计划于1月8日举行曹溪博物院奠基仪式。

“三个一”工程指“一河、一路、一广场”,主要围绕旧106国道、曹溪河及原南华寺寺前广场的改造升级进行,与旅游服务区、曹溪博物院共同列入曹溪文化小镇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7.8亿元。

其中,曹溪广场占地面积13.5万㎡,设有四个相互独立又互为呼应的艺术景观,其“菩提叶大门”文创设计荣获2018年中国(惠安)世界雕博会金奖。

曹溪文化小镇旅游服务区占地面积10.7万㎡,根据曹溪文化特征,拟划分五大板块,打造集休闲度假、风景游览、文化认知等功能为一体,融合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度假胜地。

揭秘“南华瑰宝”

仅国家一级文物就达327件

正在建设中的曹溪博物院占地面积4.4万㎡。作为曹溪文化小镇的核心建筑,主要分陈列展览、文物保护、游客体验及后勤办公四个功能区,围绕“保护和展示好重点文物、阐示和介绍、整理和呈现好南华寺历史”三大功能进行定位,旨在从建筑本源出发,探讨传统文化在建筑意向的呈现,创造与山峦重叠的诗意环境共存的建筑场所。

目前,南华寺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27件,二级文物165件,三级文物49件。年代最早的有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造型小巧精美的铜佛像;最著名的有唐六祖惠能“真身”塑像;唐千佛袈裟和历代圣旨;数量最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有北宋雕工精致的木雕罗汉像360件;还有隋铁铸佛像,宋铜铸大铜钟、元铁铸、明木雕四大天王像、明重刻苏东坡手迹碑铭、清千佛铁塔、《金刚经》铜印版、南宋万斤大铜钟等诸多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