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开炮”,中超联盟“难产”是动了谁的蛋糕?

广州恒大抗议中超公司的处罚,事件还未平息。昨天,有媒体报道,广州富力老板张力公开炮轰足协,抱怨中超联盟成立进程受足协阻扰。近期,中超俱乐部与足协的恩怨,有点白热化了。

富力投资人张力在近期接受采访时透露,去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找到他和其他几位中超投资人,要他担任中超联盟筹备工作组组长,加快推进职业联盟的组建工作。去年下半年,足协新班子成立后也非常赞同成立中超联盟。去年10月中旬,中国足协和中超联盟筹备组一起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透露了联盟的筹备进展和规划。

投资人不满成立联盟被阻扰

可没多久,此事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关方面要求张力和筹备组“别着急,再等等”,最后联盟成立一事不了了之。谈到为什么会有人阻扰筹备组时,张力说道:“什么原因,我真的无法去分析它,也不想去分析它,反正我觉得这跟中国足协有很大关系,可能他们不想失去中超这个蛋糕”。

在张力和其他中超投资人看来,目前的中超俱乐部普遍存在严重的收不抵支情况,长期如此下去,难以为继。况且,中超联赛的管理也很混乱,需要成立由俱乐部主导的中超联盟,以便更好地运营整个联赛,帮助俱乐部做到收支平衡。而且,投资人都希望尽快成立中超联盟。张力表示,为了推进中超联盟,把中超联赛真正市场化,筹备组准备在近期向国家体育总局写信,要求尽快成立中超联盟,“不能再拖,再拖,拖五六年也有可能。”

张力还公开了去年6月份有12位中超投资人一起开会时签名的一份《关于加快成立中超职业足球联盟的建议》(后简称《建议》)。上面显示,除了张力了,还有恒大老板许家印、苏宁老板张近东、国安老板周金辉等投资人的签名。

对于张力的投诉,足协在昨天也发布了官方回应。足协表示,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促进联赛和俱乐部健康稳定发展,一直是中国足协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底以来,中国足协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十四条的具体要求,对原有方案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充实。新的方案得到了广泛共识,目前按照程序正在推进中。中国足协计划,将继续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遵循足球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职业联赛理事会的成立,促进职业联赛的健康稳定发展。

中超联盟真能这么赚钱吗?

在张力展示的《关于加快成立中超职业足球联盟的建议》中,对中超有着非常的意义。这份《建议》的签名者包括北京国安、广州富力、广州恒大、大连万达、重庆当代、武汉卓尔、河南建业、江苏苏宁、深圳佳兆业、北京人和、上海申花和河北华夏幸福等12家俱乐部的投资人。

这份《建议》描绘了中超未来美好的盈利能力: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将使中超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亿人民币,到2024年使中超联赛公司年收入达到150亿人民币。

看到这个数据,一些人对《建议》描绘的前景产生质疑:中超真的这么能赚钱吗?虽然2015年下半年,中超卖出了五年80亿元的电视转播权,但平均下来,一年也就是16个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超能翻10倍,到2024年营收达到150亿元?有人说,这只是一张蓝图或者是画了一张饼,中超未必就真的这么能赚钱。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中超大约能有近30亿元的收入,但目前还被外界拖欠着三个多亿,这也使得中超公司在日前的股东分红大会上没能给俱乐部分到所有的红利。

但如果按照这份《建议》,未来由16家中超俱乐部共同发起成立的中超联盟,将取代现有的中超公司,全面负责中超联赛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独家拥有中超联赛的全部知识产权和商业开发权利,按市场化方式运作。获得除各俱乐部中超赛事门票外的全部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全部赛事的多媒体制作和转播权,市场开发和推广、广告、形象代言、赞助、足球产品设计开发等。每年从营收中拿出10%给分给管理部门,这样无疑将大大减少他们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