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改變“思路”,靠“低價”搶奪市場,通達系面臨巨大挑戰

自從互聯網在我國快速發展後,我國出現了很多“新興行業”,不少行業依靠著互聯網行業而快速發展著。

提及我國21世紀最“引人矚目”的行業,想必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電商吧。可以說在互聯網得到普及後,我國電商行業也隨之崛起。電商的出現改變了我國人民的購物方式,電商行業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選擇湧入其中。

電商大火之後,不少行業也隨之火了起來,其中快遞行業成為了“佼佼者”。不少企業和富豪,都曾涉足快遞行業。快遞行業也一度被稱為是下一個“風口”,不少人的湧入,也讓快遞行業的競爭變的尤為的“巨大”。

快遞行業從成為“風口”之後,競爭就沒有停止過,而且競爭還是非常的激烈。至今為止,我國快遞行業的競爭還在繼續,而且愈演愈烈。不少曾經我國熟悉的快遞品牌,都消失了。像如風達、全峰快遞,現在都很少看見它們的身影了。

現在我國快遞行業的“大哥”,要屬於順豐了。多年以來,順豐一直穩坐“快遞大哥”的位置。甚至很多時候,人們都將順豐視為行業的“標杆”。順豐之所以如此受消費者歡迎,主要是因為順豐的服務和速度。但與此同時,順豐的高價格,也成為了人們議論的重點。

這幾年時間中,順豐的發展道路並不順暢,而且還是波折不斷。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不少人還覺得順豐要跌落“神壇”了。

在2017年時,順豐的市值達到了“巔峰”,一度達到了3000多億元。但之後近兩年的時間中,順豐股價持續下跌,市值不斷縮水。市值一度達到1600多億元,相比巔峰時期,股價少了近一半。

在順豐處於“低谷”的那段時間,其它快遞都在快速的發展著,尤其是京東物流,不斷的擴展著自己的服務。京東物流和順豐有著很多“相似點”,服務、速度,都是這兩個快遞被人們稱讚的地方。

不僅有來自京東物流的壓力,而且“通達系”也在不斷的“蠶食”著順豐的市場份額。之前王衛想要通過電商、線下零售等多個角度“破局”,但效果不理想。面對被同行趕超的風險,最後王衛還是選擇了“降費”。

不僅如此,順豐還從多個方面入手,尋找到“破局”的方式。就這樣順豐在“通達系”的“圍追堵截下”,終於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根據順豐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順豐全月實現營收116.28億元。順豐2月份速運業務總票數達到4.75億票,同比增長了118.89%。近段時間順豐股價也不斷上漲,市值也再度站上了2000億元。

對於順豐來說,挑戰仍在繼續,對於未來順豐還是不能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