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一種新技術都號稱改變時代,但只有最底層的技術革新,才能掀起大浪潮,恰巧“5G”就是這顆小石子。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裡盜走火種送給人類,為人類帶來了光明,也同時帶領人類走入了新的時代。
隨著社會的發展,普羅米修斯手中的“火種”演變成了不斷推進人類進步的各種技術,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總有一群人會喊出“劃時代”的大口號,他們爭相想變成新時代的領路人,但並不是每種技術都可以如願,披著“神話”外衣的謊言比比皆是。
在2019年伊始的這個節點,要說什麼技術是最火熱的?關注度最高的?那非“5G網絡”莫屬了。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5G技術是一切的基礎,也是最底層的革新。在任何一個領域的創新技術,越是底層的變革,越會出現更大的動盪,在當今這個互聯網主導的社會中,其更是顯得尤為關鍵。
從2016年以來,5G技術一路從概念到落地經過了飛速的發展。伴隨統一的5G標準的確定,它已經從停留在實驗室層面、理論指標體系層面成功地根植到現實生活中。
對於5G這項新技術,它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於各行各業來說,它能否形成新的拐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5G的魔力。
到底何為5G?
如果說5G是一個創新的技術,不如說它是現有技術的一次大迭代,其實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也是4G網絡之後的延伸或者說升級版。
為了更好的理解5G到底有改變,我們先拋開一些晦澀難懂的技術,用最好理解的方式為大家解釋。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b/s。
也就是說,1秒鐘可以下載10餘部高清電影,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
舉個例子,如果說我們之前用的4G網絡是雙向2車道限速80 km/h的高速公路的話,5G的來臨就是擴寬了這條高速,使其變成了雙向10車道,並且限速提升到120 km/h。
5G涉及到的關鍵技術
再深入的去了解5G技術的話,大致可以分為調製、編碼、多址、組網、多天線等方面。就目前各國公佈的技術來看,現有5G技術很多是沿用老技術,而一些新技術不成熟、不可用,或者傳輸增益有限。
所以,在這些關鍵技術上,現在所謂的5G的技術升級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很多新技術增益有限、或尚不成熟難以實用,部分專利甚至在技術上有“開倒車”之嫌。
正是因此,有人將現在的5G稱之為商用概念,而不是技術迭代,將之稱為4.9G。我們當前與真正的“5G”,尚有距離。
如果大家想要深入瞭解5G每項關鍵技術的升級與革新,可以移步鈦媒體此前發佈的《別再“狂吹”5G了》文章,筆者在此就不贅述了。
但如果以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更加註重的是強大的通訊和帶寬能力,5G網絡一旦應用,目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的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概念將變為現實。
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
2019年是5G元年?它離我們還很遠
為什麼現在都說2019年是5G技術的元年呢?這是源於2018年底,國內三大運營商5G頻率分配最終塵埃落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各獲3.5GHz(吉赫)頻段100M(兆)頻率;中國移動獲2.6GHz、4.9GHz頻段共計260M頻率。按所獲頻率許可,三大運營商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5G試驗。
目前,中國的三大營運商已經在穩步推進5G網絡的建設,為大規模的商用在做準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在2013-2020年,他們在4G網絡上的投入估計1170億美元,而三大運營商在5G上的投入將增加48%,達到1800億美元。
雖然大多數人都要等一段時間才用到5G,但是在美國幾個地方已經開始在試用了。目前三大運營公司表示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南京、雄安、成都、蘭州這些地方將會展開試點、網速高達1.2Gbps的下載速度將會顛覆整個移動互聯網。
從數據上來看,好似5G與我們已經不遙遠了,但要說什麼時候真正能用上5G,那估計還要等到2022年甚至更久。5G網絡要普及,必須有一大批硬件支持5G網絡,各大運營商架設好5G網絡基站,因此從商用到普及至少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5G應用場景定義了三大方向
作為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5G國際標準制定組織3GPP為5G應用場景定義了三大方向,包含IMT-2020願景的8個關鍵指標: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移動寬帶增強)
峰值數據率:最高數據傳輸速度達到20 Gbps用戶體驗數據率:擁擠地區傳輸速度達到100Mbps能量效益:裝置收發數據所需功耗能效比較IMT-A提升100倍頻譜效率:每無線帶寬和每網絡單元數據吞吐量3~4倍於4G網絡區域流量容納:區域內總流量密度每平方米10Mbps主要面向局部熱點區域,為用戶提供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滿足網絡極高的流量密度需求。1~10Gbps用戶體驗速率、數10Gbps峰值速率和數10Tbps/Km²的流量密度需求是該場景面臨的主要挑戰。
簡單來說就是辦公、日常使用,相當於一個高速無線寬帶使用。包括賽事轉播、VR增強現實、三維立體視頻等等,一些以往我們無法通過移動通信解決的事可以通過5G的方式進行解決。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大規模物聯網)
連接密度:每單位地區可連接設備數量每平方公里100萬臺主要面向工農業環境5G網絡將實現大規模物聯網,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將更高效地相互連接和作用。
例如未來的農場會採用精準灌溉的理念,對作物的每一階段的生長過程及所處環境現狀實現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監控,並實時反饋數據給農場主。通過數據的計算與分析,成千上萬棵植物實現個性化的灌溉方式,獲得最優的生長環境。
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
主要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等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這類應用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的指標要求,需要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保證。
未來輔助駕駛甚至自動駕駛會需求這樣的連接,包括現在國內外正在實現的自動駕駛技術,都需要有一個可靠低時延的網絡支撐。同時以醫療為例,5G出現讓VR遠程醫療成為可能,這也是5G的一個重要應用,可以成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一個重要解決途經。
重點不在C端,B端才是切入口
而隨後的IMT-2020(5G)會議從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角度對大規模機器類通信mMTC進行了細分,融合5G增強型寬帶的穩定和低延時的特徵之後,分為了:連需廣域覆蓋場景和低功耗大連接場景。
連續廣域覆蓋場景
是移動通信最基本的覆蓋方式,以保證用戶的移動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目標,為用戶提供無縫的高速業務體驗。
該場景的主要挑戰在於隨時隨地(包括小區邊緣、高速移動等惡劣環境)為用戶提供100Mbps以上的用戶體驗速率。這是和我們目前使用環境最相關的使用場景,在這個場景下我們使用的是手機、PC等移動互聯網設備。
低功耗大連接場景
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採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點。
這類終端分佈範圍廣、數量眾多,不僅要求網絡具備超千億連接的支持能力,滿足100萬/Km²連接數密度指標要求,而且還要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所以從國際電聯的對於5G定下的基本方向來看,手機等移動端設備在5G時代中僅僅佔據的是很小的一部分。
5G主要面向的使用場景是未來的增強現實VR、萬物智能物聯方面,實現智慧家庭/城市、工業/農業智慧化和自動化、VR增強現實應用、自動駕駛等等。
結語:5G更像神經網絡,牽動更多產業去升級
每一次網絡的迭代升級,都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優質體驗。國內近年來,在網絡發展的速度上一直與世界保持同等甚至更快一步的水平,如今針對5G的研究更是有很多企業都握有關鍵性技術,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其重要的發展地位。
5G不僅會極大地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升通信效率,還可以加大很多前沿技術和產品落地的可能性。5G牽動著許多企業的神經,足以改變移動通信產業的格局,甚至牽扯到國家利益。
我們看到,無論是國外公司諸如高通、英特爾等,還是華為、中興和聯想等民族企業,以及各大電信運營商,都在積極佈局5G,力圖在5G格局中搶佔先機,獲得最大利益。
通過5G網絡我們可以實現低成本的萬物智聯、自動駕駛的高速穩定智能通信、VR娛樂和遠程醫療、工業自動智能化等等。而手機5G僅僅只是5G技術使用中太小太小的一部分了,甚至手機從4G到5G提升並沒有3G到4G的那麼大。
5G的技術本質並不是讓我們可以獲得更快的網絡,而是通過低時延、高穩定性等一系列的性能提升讓我們得到以往3G、4G所不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實現很多應用,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量變引起質變。
5G更多的是為工業、農業、醫療、雲計算、自動駕駛等實現萬物智慧互聯而出現,與其期待提升不大的5G手機,還不如多期待一下未來在信息“零”時延體驗、千億設備智能互聯之下能獲得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
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5G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意味著更方便的生活和工作;對5G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新機會、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