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到底怎么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早早就扎根了我们的童年,漫天的夸奖引导着我们崇拜的模仿,传统美德在掌声里闪闪发光。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反正都是课文读会了,听懂了,考试的时候知道懂事地写谦让的答案,刚学过以后还真发扬过风格,真心让了好几回。时间长了,跟兄弟该争还争该抢还抢,也没什么感觉。可是长大后,有孩子了就重视起来了,发现这个问题在现实里有点碰撞。我教孩子谦让,可是总有小朋友好像没学过孔融让梨一样,各种争抢,然后胜利了沾沾自喜,我家孩子只会委屈地诉苦,也不习惯争取,我看着好心塞。调停一两次还行,经常这样怎么办,或者只有孩子们在一块儿的时候怎么办。然后就说,以后你想玩什么不用总让让的,拿着玩就得了,玩烦了再想办法商量交换,后来什么效果我也糟心得懒得看了。有一次我儿子又委屈了,说老师不是说哥哥要让着弟弟妹妹吗?那哥哥怎么不让着我呢?他自己一直坐那儿玩游戏,不让我玩。我简单地说,因为他是姑姑家的表哥,不是亲的哥哥,所以不知道让你,他家没弟弟,就他一个,你一个一年级的玩什么游戏!然后我儿子不满意地走开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忽然觉得小孩的世界里也有很多问题。还有一次,我儿子孝顺得端了一盘水果让我吃,我本来就喜欢吃水果,吃着挺甜的,就忙着紧吃了几口,结果我儿子惊恐万分地说,妈妈,我就是让你尝尝。尝尝俩字特别强调,我当时就住口了,明白尝尝不是吃吃的意思,让原来如此。一下子明白了,哦哦哦哦,孔融让梨就这意思,礼节性地让让,是一种礼貌,不是货真价实地让,别不知廉耻地接受,实实在在地受用,原来是虚的,现代人都实在,这么玩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