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妖约,怎么少得了这些“魔鬼”文玩?

西方的万圣节类似我们的中元节,但中元夜放河灯、怀念先人,民俗文化在其中,万圣节则在商业活动的刺激下,被包装成全民“狂欢”的节日。


精灵鬼怪敬而远之?不存在的。文玩圈里也有这么一拨人,他们盘的不是一般的串儿,越是奇异、诡谲、毛骨悚然……对他们越有吸引力。

01

核雕 ◆ 一念之间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小小的果核上佛陀恶鬼各半张脸

这是玩友们最为熟知的“魔鬼”题材


简单的形象,却蕴含人生的大智慧很多抉择,不就在一念之间吗?

02

鬼角菩提 ◆ 牛头马面

敢跟阎王爷身边的“哼哈二将”重名,可见这文玩是有一点霸气的,那么“鬼角”是什么角?


美食家玩友意味深长地笑了,不就是菱角么?水里长的。


鬼角菩提外形独特,似牛头像马面,因为有“角”,盘起来扎手,所以多做成挂件驱邪镇宅还有修道之人拿它当法器,据说很有灵性。

03

人骨制品 ◆ 嘎巴拉

说到“灵性”,绕不开神秘文玩嘎巴拉,这神乎其神的词汇,与它的材质极为接近。


藏地高僧大德圆寂之后,捐出头盖骨、腿骨、指骨做成法器,再由僧人手工打磨,因缘具足。

嘎巴拉常人无缘见到,只有修为较高的僧人才能佩戴。

04

海南黄花梨 ◆ 鬼脸

爱好木手串的玩友知道,海黄不仅木质坚实、成材缓慢,还有一个重要特点,花纹漂亮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鬼脸”。

“鬼脸”是黄花梨的木疖(jiē),即木材在生长过程中结的疤痕,形象而具有标志性,不过这个鬼脸一点也不可怕,反而十分招玩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