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的空間——斯坦利·惠特尼 Stanley Whitney

斯坦利·惠特尼

Stanley Whitney

1946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工作生活在紐約和意大利帕爾馬。

黑人藝術家

作品






關鍵詞

色彩 節奏 韻律 結構 空間 堆疊


言論

人們說顏色可以做這做那,我則喜歡把它當作純粹的魔術。

我從(作品的)頂部開始,由上而下地創作,於是就進入了一種呼應(call-and-response)的模式,即(作品中)一種顏色喚起另一種顏色。顏色決定了作品的結構,而非結構決定色彩。

對我來說,色彩就是觸覺。不管它是厚還是薄——你觸摸畫布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我以不同重量使用一種顏色,它會呈現不同的色彩……我想描繪世界上的每一種顏色。

“在顏色的濃厚,活力,飽和度,甚至光澤度的色彩實驗中創造空間,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顏色也是有深度,它可以激發偉大的情感和極大的感覺。我希望在我的繪畫中可以擁有這一切,既世界的複雜性。”——斯坦利·惠特尼

惠特尼曾經說過,他採用抽象視覺語言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想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

“我沒有色彩的理論,我不想對色彩進行標記和意義框定。一些人問我色彩的意義是什麼,但無論什麼顏色對我來說都是好的,我不想控制它。”——惠特尼


風格發現

斯坦利·惠特尼除了對顏色痴迷之外,對繪畫過程的思考也擁有少年般的熱情。他的黑白畫起初看起來似乎與他熱愛的色彩沒有什麼關係,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意識到這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微妙的聯繫,這聯繫與空間有關。當他畫黑白畫時,他發現因為線條與構圖中白色空間的關係使得空間的分佈可以以無數的方式發生。然而,當他變得更擅長繪畫時,他對如何用色彩來實現同樣的空間關係而感到困惑。


在他早期的具象作品中,色彩讓人感到幽閉、恐懼和緊張。他在第一次嘗試抽象作品時,感覺就像通過手勢標記在色域繪畫上的即興演奏,色彩感覺十分輕鬆。他說:“我想讓作品中出現很多空氣,存在許多空間。”然而他似乎又陷入瞭如何在畫布的空間中創造空氣的問題。


他創作的轉折點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地中海沿岸之行時,在參觀埃及和羅馬時,他在建築和燈光中看到了答案。古代建築傳達了堆疊元素的結構、集中的控制和民主的潛能,地中海的陰影和光線告訴他,顏色和光線是一樣的,冷和熱的顏色,正如冷和熱的光,都可以表達空間。就這樣他揭開了一幅繪畫的神秘面紗,他說:“空氣和空間可以是顏色,而不是顏色在空間上。”


“我沒有色彩的理論,我不想對色彩進行標記和意義框定。一些人問我色彩的意義是什麼,但無論什麼顏色對我來說都是好的,我不想控制它。”——惠特尼


堆疊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早期,斯坦利·惠特尼來到地中海,那裡的許多古代建築讓他得到啟發,特別是埃及和意大利的建築,這個經驗激勵了他要去解決一些空間構圖的問題。


“顏色一直是我的空間,如何在方格上創造空間?我怎麼能把兩種顏色安排得如此接近,而不是讓它們各自陷入困境,讓畫布得到呼吸?”


方格

方格一詞,其本質類似地圖上的座標,因為它的作用不在於形成畫面的形式,而在於構成作品的結構,並讓每一種顏色都在一定的關係和內在秩序中獲得自由。


斯坦利·惠特尼充滿活力的抽象繪畫釋放了網格的線性結構,併為網格注入了新的、意想不到韻律,這些韻律體現在惠特尼作品的色彩、節奏和空間之中。斯坦利·惠特尼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嘗試單一構圖方法的潛力,將方形畫布粗略地劃分為多個色調和觸感區域。他的創作穩定而多產,沒有預先的草稿或色彩研究。作品中,惠特尼用薄薄的一層油畫顏料畫出長方形的色彩,保留了他活躍的筆觸。他探索了其寫意幾何在宏大和親密的尺度上的變化效果,把強度、微妙的紋理以及深度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成熟作品的特徵

儘管惠特尼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嘗試色彩,但直到1992年的一次歐洲之旅,他才鞏固了自己如今獨特的創作風格。他此前不受束縛而變化多樣的繪畫形式過渡到了後來更加密集、堆疊的結構,這也是他成熟作品的特徵。


靈感

斯坦利·惠特尼的靈感來自各種各樣的來源,從古代和現代羅馬建築的驚人的並置,到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Diego Velázquez)的活潑色彩與精湛技藝,再到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平面靜物中的寧靜色調。惠特尼從巴洛克大師、後期印象派畫家和色彩田野畫家那裡汲取視覺衝動,通過原始、個人的方式,將這些基本本能引導到色彩和形式的能量潛力之中。


經歷

1 藝術家有十分重的地中海情結,多次遊歷埃及,意大利,並在意大利帕爾馬建造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說埃及和意大利,都激發了他解決一些構成問題。在這裡,在巨大的石雕中,他發現了古老的物質,不知何故也是現代格子的前身,以匹配他深刻而直接的色感。他準備從事各種尺寸的畫布,但都是正方形,始終牢記“空間是色彩”。


2 他講過一個關於他小時候的有趣故事:一個十歲的小孩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家鄉附近的學校參加他的第一堂繪畫課,老師指示班上的孩子畫自畫像,當其他學生都嘗試捕捉他們各自現實的樣貌時,惠特尼卻想要畫更多的色彩,而不是具象的肖像。他沒有混合調色板上的顏色,而是畫了一張包含了他可以想到的各種顏色的自畫像。惠特尼說,老師很喜歡這幅畫,但他的父母不理解,於是他們再也沒有把他送回班上去。但這並沒有阻止惠特尼被繪畫和色彩的可能性給吸引。事實上,自從他第一次在繪畫班上練習繪畫的那天起,十歲的斯坦利·惠特尼就一直致力於尋找理想的色彩搭配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