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是一種什麼體驗?會不會遺傳孩子?

這世上,有沒有一群人跟我一樣

經常思考的問題,

不是“我今天要不要點奶茶喝?”

而是,“我現在到底在哪兒”


嗯,我就是“路痴”

而且還發生過不少糗事......


靈魂的拷問


我不怕被問

“你體溫量了沒”

最怕的是,午餐點外賣的時候,

快遞員問,

“你們這有2棟樓,你在南樓還是北樓”



我通常會愣幾秒,然後回答,“2座”

快遞員再問,“2座是南樓還是北樓?”

只能抓住個男同事問,

“我們是南樓還是北樓”

然後趕緊把答案傳遞給快遞員,


這個問題問了不下5遍吧,

現在還是不知道在南樓還是北樓.....



最怕去的地方


路痴最怕去的地方,

北京!

之前公司的總部在北京,

北京同事熱情地跟我介紹,

“我們北京方方正正,

路可好認了......"

結果,我去北京後,

打車,跟司機說了個地兒,

司機帶著一口京腔問,

“是那個***樓的南邊兒,還是北邊兒?”

又傻眼了,

只能打電話給北京的朋友,

然後把電話交給司機指路。


東、南、西、北,

對於路痴來說,真的好難!



一次遲到的約麻


幾年前,有一次跟老鄉週末約麻,

老鄉問,“需要去地鐵站接你嗎?”

我非常自信地說,

“不用,我去過,記得你們樓的樣子”。

結果......下地鐵站後,

繞著地鐵附近的小區兜兜轉轉1個半小時,

愣是沒找到......



偏巧那天忘記帶手機,沒辦法聯繫到老鄉,

最後只能回到地鐵站,

可憐兮兮地問路人藉手機,在被N個人拒絕後,

終於有個小姐姐藉手機給我,讓我求助。

不一會兒,老鄉從地鐵站走出來,

說,“我已經在地鐵站廣播你很多遍了,

你的大名被很多人記住了”!


路痴的運動步數應該比別人多吧

畢竟走過不少彎路~



路痴媽,不路痴的娃


一直擔心,“路痴”會不會遺傳?

找到兩項研究。


研究一:“路痴”是遺傳的。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對於長相和地點的記憶受遺傳基因的影響較大,

所以“路痴”很大程度上是遺傳的。


研究二:女性更可能成為“路痴”。

女性在空間能力明顯弱於男性,更可能成為“路痴”。

雄激素會使掌管空間邏輯的大腦區域給予更多的支持,使該區域更為活躍,在方向識別上的感覺就更為敏銳。



這麼看來,我是印證了“研究二”,

但看到“研究一”,不由得擔心起我的孩子們來。


不過,有件事情,讓我慶幸,

“路痴”並沒有遺傳給老大。

我和孩子爸曾帶過兩寶去人民廣場某家店吃過2次飯,

後來有次,爺爺奶奶帶他去那附近玩,

結果,他準確無誤地把二老帶到那家店。


所以,老大方向感是肯定沒問題的。

老二嘛,現在還沒看出來。



路痴是怎麼記路的?

個人覺得拯救路痴,有以下方法:

1)出門帶司機(我家司機就是我先生,活地圖,笑哭);

2)出門前多研究一下地圖;

3)不常去的地方,多記一下參考物,標誌性建築之類的。


你是路痴嗎?

有沒有發生過一些哭笑不得的“找路”故事?

歡迎跟我一起分享。


這裡有育兒小故事,有育兒趣事,有些小心情……

我們一起聊育兒,一起打怪,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