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陪讀”媽媽真心不容易 給予孩子卑微的愛同樣也給太多壓力

大家好,我是 。

小學階段家長陪讀就是抓習慣,爸媽再不明白,就又耽誤孩子一年!

你今晚的作業寫完了嗎?

不論是放假還是開學,被作業支配的恐懼,始終存在小學生深深的腦海裡。

寫作業的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止是孩子,陪讀的家長也面臨很多挑戰。

每天作業看著不多,卻總要寫到十點才行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活躍到親媽崩潰

每天檢查孩子作業,簡直是沖淡親情的加速劑

從培養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來講,陪伴是必要的,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無需陪伴。

正好應了一句話“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要想做一個合格的“陪讀媽媽”,至少要做好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第二件事,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第三件事,少攀比,少嘮叨,少干涉。

“陪讀媽媽”是比較辛苦的,而且不僅僅是辛苦,有些時候,陪讀還是一門“技術活”。

說實話,孩子前期壓力很大,在慢慢適應這樣高強度的學習節奏。但作為媽媽,太清楚孩子嚴重缺乏睡眠,這個年齡段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但除了在營養上想法跟進以外,其餘的,還真是使不上力氣。

做媽媽還有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每天關注班級群,隨時聽候老師的調遣,隨時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同時也隨時做好與老師溝通的準備。

說實話,老師也有壓力,為班級為學生傾注了很多心力。可家長呢,沒想到孩子大了,反而本該學著放手的時候,卻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不得不全方位的去做一個陪讀媽媽或者陪讀爸爸。

上海爸爸陪娃寫作業氣到崩潰,當場管親生兒子叫‘爺叔’”——近日,繼“輔導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心梗住院做了兩個支架”之後,又一則新聞迅速席捲網絡,引發新一輪全民吐槽。

這樣的新聞沒經歷的可以當段子來讀,正在經歷的或者已經經歷過的,才能真正體會個中滋味吧。

培養個孩子不容易,培養個優秀的孩子更不容易,可憐天下父母心,陪讀路上就是一把辛酸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