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西马”:孩子,不是第一名,你也很重要

近期,在古城西安举办了西安国际马拉松赛,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

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选手分别在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3个比赛项目中展开角逐。最终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基普桑以2小时12分4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组冠军;吴向东获得男子全程组国内冠军,成绩为2小时21分54秒;陈林明以2小时46分53秒的成绩夺得女子全程组冠军。

从新闻中不难看出:这场比赛的冠军受到了超乎所有选手的重视,因为报道中只有他们出现了姓名并被强调。其实,不只是“西马”比赛,在很多赛事以及生活的许多方面上都是这样,只有第一会被人们不断提起并赞扬,其他人则少有人问津。

那么,无法成为第一名的人生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呢?

在小编看来并不是这样,我们必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总能找到你的价值所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当老人好不容易捕捉到的鱼被鲨鱼啃食殆尽的时候,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只要坚持到底,做正好的自己,是不是第一名,其实都是一种幸福——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原本就是不妥协、不投降,勇敢的战胜自我!

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西马”的冠军的时候,小编有幸关注了那些无缘成为第一名的人们。比如:自称“半残人士”的“向阳而申”,他是一个不经常长跑的人,对于他来说能将7公里的欢乐跑坚持下来已是不易,更别说获得名次了。但是,他依旧连续三次毅然参加“西马”大赛并每次都撰写与比赛相关的软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他的文字生动,诙谐幽默,让小编这个本来不太关注“西马”人,都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为“西马”喝彩,为他对自我的超越点赞。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最难的不是如何超过别人,夺取第一,而是做到正好,战胜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曾经在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k12分会请来的郑委老师讲的公开课上,郑老师分享了他的育女经:

他的女儿转去国际学校就读的第一次考试,数学只考了59分——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考了这个分数,周围的亲戚朋友都生气紧张的不行。这么大就考试不及格,以后可怎么办啊!

郑老师却对女儿说:“没关系,下回你考60分就够了。”女儿回答说 :“我怎么可能下回还考那么低!”于是,郑老师反问女儿:“你想考第一名吗?”女儿回答:“想!”“这么想就坏了,你可千万不能有这个想法”郑老师郑重地说,“你在班里是第一名,在年级是第一名吗?在年级是第一名?在市里是第一名吗?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是第一名,与其作第一名不如与人为善,把每件事不偏不倚做到正好。”

结果,小学六年过去了,郑老师的女儿直到毕业典礼也没获得一张奖状,得到一次表彰。但是,在毕业典礼后,女儿的老师告诉郑老师,他的女儿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而且,因为女儿对同学的爱与无私的奉献,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很喜欢她。

这些难道不比所谓的第一名更为重要吗?这样的孩子终将会成为身边人眼中重要的存在。

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孩子是否能成为第一名,聚光灯下是否快乐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毕竟,曾经的我们很可能也不是冠军。但是,我们却可以教导孩子战胜自己,做到正好,收获人生的幸福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