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的人生八苦:法所不容,情為何物?

“地獄是太晚發現的真相。”——《利維坦》

破敗的居民區,樓道中,一隻狡猾的蜘蛛從布好的網中悠然滑下。離開了蛛網的保護,狩獵者一落到地面上,立刻就被蟻群圍攻,自己淪為了獵物。

“救命!救命!” 房中血紅色的鸚鵡大聲呼喊著。

古天樂領銜主演的電影《犯罪現場》,就在如此奇詭的意象中開幕了,彷彿一開始就暗示了警匪博弈的不平凡。

房中的死者是珠寶搶劫團伙的罪犯之一——徐糠。證據和證人都顯示,他們團伙的老大汪新元剛剛逃離這裡。開局的一切線索,都將案情引向分贓不均所導致的火併。

警匪片中,未知意味著恐懼,已知展示著悲哀。在搶劫案和謀殺案中,林、葉兩位警官和汪新元,都因為自己的人生角色而有迫不得已和無奈之處。從警察署、犯罪團伙到受害者及其家屬,無一不有著各自的悲哀。

佛說,作為“有情眾生”,人有八苦,這部電影展現的淋漓盡致。

生、老、病、死——平凡的苦與樂

開幕的情節,容易讓觀眾聯想起《福爾摩斯全集》中的《四簽名》。但真相顯然不會那麼簡單。作為強盜,汪新元是個狠角色,他對警察臥底毫不留情。但在兄弟之間,汪新元是以義氣為重的。在粗暴的掩飾下,他有一份深沉的柔情。

林警官說:“這就是人,會做好事,也會做惡事。”盜亦有道,這才是現實的法則。搶劫犯和我們常人一樣,也經歷著生老病死。每天的勞作、生活,也有屬於他們的悲歡離合。

在搶劫團伙的四人中,徐糠死了,紅毛膽小不堪大用。而歐陽,他的老婆已經懷孕,所以汪新元也不願再打擾他。一個即將做父親的人,值得獲取一份尊嚴。

冒著被警察抓捕的風險,汪新元用生命做賭注,帶著成事不足的紅毛,去追查徐糠遇害的真相。

可是就在汪新元剛剛離開時,歐陽的店瞬間爆炸,又一個兄弟殞命。與此同時,孕婦的雙股間,一道鮮血流了下來。

於是,恐懼變成了激勵。

在汪新元新搬進的出租房中,人生又是另一番光景。半失明的女房東貪財而熱心。在汪新元面前,她經常是見錢眼開,又總是善解人意。

一碗糖水,一次跑腿,都會十分吝嗇地索取報酬。但是她在合住的三位老人面前,卻永遠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八十歲的叫八妹,九旬老翁叫九仔,還有一位馬上百歲的“百友”,老小孩之間的吵吵鬧鬧,盆盆罐罐的摔打,奏出一段生活交響曲。這真是奢侈的溫馨,在這高齡大家庭裡,病痛和死亡似乎不是一個問題。

唯有汪新元例外。一生中,他不止一次用槍口對著別人,當然也不止一次面對別人的搶口。常年刀頭舔血、亡命天涯的日子不好過。

高度的神經緊張讓他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間歇性地,他會看到許多螞蟻,有時在手心,有時在水碗裡,那應該是慘案留下的精神創傷。

大千世界,在芸芸眾生之中,自己何嘗又不是螻蟻?

怨憎會、愛別離——命運的嘲弄

兄弟們的話時常在耳邊響起,恐怕汪新元也分不清回憶和幻覺的區別。當初,他們都說,幹完這一票,要去花天酒地,好好享受一番。而神經過敏的汪新元只想好好睡一覺。

可這一切空許願,終究成了夢幻泡影。在珠寶搶劫案中,沒有贏家。葉警官失去了線人同僚,被劫持的屠夫失去了母親,女職員下肢癱瘓,將在輪椅上度過終生。他們怎麼可能放任罪犯逍遙法外?他們當然要報復,只不過是以法律途徑以外的形式。

所以,警官和受害者集體策劃了這場連環謀殺。

記得少梅說:“葉警官雖然很嚴厲,但出了事,他是很維護自己人的。”這句伏筆到最後終於應驗了。葉警官就是那個開局佈網的蜘蛛,視其他人為螻蟻,他為了同事情義,不惜突破執法者的底線。

當他離開這張“法網”,就註定被螻蟻所吞噬,自己也死於同謀之手。一群昔日的受害者,成為今天的罪犯,這真是一個無比諷刺的故事。當汪新元和林警官揭示這一切,我都不知該如何評價是非。

求不得——“這世界不該這樣。”

“一個人如果對同類沒有憐憫之心,那麼他就離地獄不遠了。”我想,這部電影中的很多人都生活在地獄裡。

在謀殺案中,人人各有所求:求財、求義、求公道。而安志傑飾演的何教練,則是最為複雜的一個:一方面,作為受害者的丈夫,他要為自己的愛情復仇。

但另一方面,面對珠寶的誘惑,他夫妻二人又理所當然地將其分贓,視為“對我們的補償”,最後因分贓而殘忍殺害了葉長官。

癱瘓的妻子表面上皈依了基督教,大談“原諒傷害我的人,我會為他祈禱。”做著上帝的形式,卻將靈魂交付魔鬼。

何教練夫婦被仇恨矇蔽了雙眼,開始因為痛苦而殺人,殺人釀成恐懼,又為恐懼而持續殺人,更多無辜的人因為他們的怨念和執著而喪命。

殊不知,舉起屠刀者,必將死於屠刀之下。何教練倒下的那一刻,最後的遺言是——“這世界不該這樣!”飽含著委屈、怨恨、失落,還有太多的不甘。

五陰熾盛——何以為人

“人類的本能是追逐從他身邊飛走的東西,卻逃避追逐他的東西。”——伏爾泰

佛門說,人身由五陰聚集而成,如火熾燃。我想,也許正因如此,血液才是滾燙的,生命才是熾熱的,愛恨情仇才得以如此強烈。

葉警官、屠夫死了。死亡也是何教練的歸宿。珠寶搶劫案和連環謀殺案,在深夜的郊外,以一場決鬥作為徹底的清算,終於落下帷幕。

殺了何教練後,汪新元也必須死,這著實讓人心疼,因為主角畢竟有著磨滅不掉的善念和良知。但這又是宿命,一切因他而起。

是他將兄弟們帶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是他傷害了這許多原本無辜的人,讓大家被仇恨矇蔽雙眼。冤冤相報何時了,這一切,就由他來了結。

生前,汪新元簽了器官捐獻書,眼角膜捐獻給了富有愛心的女房東,她是值得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傻子也看的出來,房東那若隱若現的情愫。

只是,汪新元知道,自己是不值得的,他最清楚這份溫情的奢侈。於是,在“百友”百歲壽辰的當夜,小小的公寓裡充斥著純樸的歡樂和歲月的浪漫,他卻已經用一種最體面的方式選擇了離開。

就讓你帶著我的眼睛,去看那美麗的維港夜景吧。

面對林警官,汪新元高高將槍舉起,槍口上揚,他終於沒有再傷害一個無辜的人。倒下的那一刻,再也沒有痛苦,再也沒有仇恨,更沒有焦慮和緊張。

“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了。”當雨水浸潤臉頰,那是久違的輕鬆和愜意。珠寶和黃金灑滿泥土,都做我的陪葬。

由此,我忽然想起克里斯蒂娜 羅賽蒂的那首著名的——《當我辭別人世的時候》:

親愛的,當我離開人世。請別為我哀歌悲泣

墓上無需玫瑰的芳香

也不要松柏的茂密

就讓綠茵覆蓋我的軀體

帶著雨水和露水的溼潤

如果你願意,就把我懷念

如果你願意,就把我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