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充滿悲劇,正如《小歡喜》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近估計大家也都看了《小歡喜》這部電視劇。現在的電視劇編劇好像都從生活中的磨難發掘素材,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再到如今的《小歡喜》。

都說題材源於生活。是的,生活除了小歡喜,更多的是磨難。如何在磨難中釋懷,才能感恩生活的美好。電視劇的大火,離不開用悲劇的鋪墊,讓人覺得遺憾,讓人在裡面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喜劇不是不好,至少帶給人歡樂,但歡樂過後剩下點什麼,可能很並沒有多少,也會被遺忘。悲劇的存在彷彿就像一把鑷子,把你深埋的傷口上的絲拔出來,你會覺得有點痛,因為這根絲連著的是自己啊。

劇裡有很多刻畫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我都是為你好”、“我為了你放棄了一切”……這些是多麼熟悉的話,好像正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感受,我也是這麼聽著成長過來的,當我小時候聽到這句話是倍感壓力的。你為了我怎麼怎麼樣了,那我的人生是不是就應該只為你而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既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又不能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你而活,我的人生意義何在?就會存在這樣的矛盾和困惑。其實“愛”的另一面是不是一種另類的“綁架”,但是這也是我們在身邊的小悲劇吧。

劇中,方圓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結果反被兒子“教育”了。在這個時代了,其實也算是挺開放了。然而,家庭裡基本上都不會談論到“性”這個話題。傳統的思想依然讓2019年的人們依舊談性色變。你的父母也沒有跟你說過任何防性侵的話題吧?怎麼保持生理健康,避免艾滋病的發生呢?也沒有吧。其實性教育的初衷就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保護。不懂性知識的他們更多的是從網絡或者別人的身上得知這樣的知識,而這些信息卻很有可能把人往坑裡面推。性教育父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雖有些尷尬,卻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這麼一來就有問題了。像我們的父母,是否也具備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知識呢?正如上文來說,大部分人的性知識都是自己摸索潛行的,並沒有正規的、科學的人講解。每個人接收的信息都是有誤差的,教給孩子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前段時間一本性教育教材的出現引起了一段熱議。很多父母都覺得很露骨,是超出孩子能接受的範圍。其實說實話,有這樣的教材,有專業的老師給孩子性教育課程,便解決了孩子們學習期間出現的偏差和誤區。父母也是缺乏性知識,談性色變,才會覺得這個超出他們的接受範圍吧。如果說要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的話,那不如從家庭做起,組織家長進行性教育課,再由父母在家給孩子進行性教育課吧。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此結束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A Great Big World演唱的《Say something》。一首比較安靜的歌,寧靜的週末也來聽一首舒心的歌吧。如果愛,say something,saysomething you love him (her).

午安,親愛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