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登黄山,天下无山,游览须手脚并用,宏村却一派小桥流水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是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的赞叹。

到黄山就必须要要黄山市,在黄山市区火车站或者是汽车站都有去到汤口镇的班车,汤口是上黄山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爬黄山从南门上,经过光明顶从北门下山。黄山之上吃住都很贵,买了很多吃食背上。

从汤口汽车站就有大巴直达黄山索道检票口,我们没有跟着大巴车上山,而是来到黄山南门步行至慈光阁,这里是进入黄山的第一道关卡,由于我们来的比较晚,所以被告知只能第二天上山。

夜宿黄山脚下

为了能够早一点上山,我么在天黑之后的黄山脚下搭起了帐篷,由刚开始的狗声吠吠,到后来只剩渗人的呦呦鸟鸣,在野外露营。

人算不如天算,从晚上10点多开始竟然下起暴雨,雨越下越大,一直下到了快天亮才停,这么大的雨,没有带雨具就只能被困在帐篷,而且,心想第二天黄山肯定会封路不让游客进入,雨刷刷的敲打着帐篷,几乎一夜没睡,感受到地上的防潮垫变得越来越湿润,帐篷顶上开始被雨水渗透,偶尔滴下一滴雨水在我手臂上,动一下胳膊。

“吱呀~~~~~吱呀~~~~~吱呀~~~~~吱呀~~~~~”一连串的不同的猴子声音吵醒了我,发现天色开始有了一点光亮,我悄悄打开帐篷的拉链一角,凑近一只眼睛往外面看去,

“哇!好多猴子在外面啊,就在离我们几米的地方,在我们帐篷的上面树上到处都是,1只、2只、3只….32只,有大的,有很小的在树上荡来荡去,这简直就是一个猴群王国嘛”,我惊奇的说道,朋友揉揉眼睛说:“我们是不是闯入了他们的地盘了”,反应过来,原来昨天晚上声音就是他们,原来他们一直都在啊!

由于早上光线太差,此图为网图

“不好意思啊,猴子们,抢占了你们的底盘,天大亮之后我们就走。”

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黄山野生短尾猴,有一只猴子离我们最近,一只朝我们龇牙咧嘴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所以我对它讲话,还做了一个飞吻,没想到!!!这一只调皮的猴子,竟然把屁股转向我还挠了两下,转过来又对我龇牙咧嘴,朋友看得到这一幕,说:“哈哈哈,它把屁股对着你,哈哈哈”。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猴子,离帐篷就3米多远,看到它呼喊着就快扑向这边,我们就尖叫着赶紧拿起登山杖钻进帐篷自卫。


黄山原名“黟山”,后改名为“黄山”。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清晨7点的黄山还被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拾级而上 ,并无行人。雨后,仙气缭绕,仿佛误入于仙境,空气湿润清新,气喘吁吁,贪婪着大口大口呼吸,置身黄山,吸天地之灵气,收万物之精华,仙人也不过如此,如此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美哉!

这是早上的往山顶运送货物的人,看见他们一步一个台阶,看得出来肩上的担子很重,反而我们这样轻装上阵的人还喊累,朋友自觉羞愧不已。

幸好从小山城长大,爬坡上坎不在话下,借助登山杖爬过一山又一山,山路由平缓至陡峭,由陡峭至笔直,天都峰笔直险峻,全程下来,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爬下,以前的匠人在就地取材黄山原始黄冈岩,雕琢而出直耸云端的石台阶,真的是打心眼佩服。

说起黄山总离不开“怪石”,但是遇见了雨后的黄山,云总是变幻无常,灵虚莫测,常常是瞬间的过眼云雾,来不及向上攀爬,云就将我淹没在山间,白茫茫眼前一片,猜测不出山崖下面究竟是怎么一番景象。


黄山的名片在于迎客松,顽强扎根于土壤稀少的石缝中,迎客松千年不变,伸出手臂好似展现出热情好客姿态,唯有黄山的石,气势磅礴,干净利落,千姿百态,营造出比拟于人的形态,显得惟妙惟肖,灵气逼人。

迎客松名气太大,也确实名不虚传,很难在人缝的间隙拍到一张照片。


爬到光明顶开始下小雨,雾越来愈大,几乎看不清路,准备下山,从早晨7点到下午5点,除开休息吃东西,几乎是马不停蹄翻山越岭,走下山来发现,腿废了,从山上下来的人基本上都是一瘸一拐的!不信,你可以过来感受一下?

水墨宏村

从市区有直达【黟县】的班车,16元的车费,2个小时的车程,再车站里面转一道30分钟的公交,即可直达,宏村的门票不便宜,网上买要便宜几元。

【宏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高耸马头墙,宏村镇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纷纷在家乡大兴土木,购田置屋,修桥铺路,为光宗耀祖,修建祠堂,至今,见到祠堂依旧保持原始庄严的风貌,香火不断,供奉着汪氏祖先。

明永乐年间,宏村汪氏祖先前后多次聘请风水先生,风水大师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就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宏村中间的湖泊月沼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于是后面宏村就有了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

进入宏村大门,面对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即是南湖,点缀其间的是一片翠绿的荷叶,横跨南湖的是一座圆形石拱桥,湖的对岸白墙黛瓦的古村落房屋倒影湖中,一卷乡村山水泼墨画徐徐在眼前舒展开来,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慢了下来。

湖岸边坐着一圈来此地写生的学生,绕过石拱桥,进入村落,见到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青石板巷道旁边,有一条二十公分有余的潺潺流动的泉水,据我前面别人的导游讲,这水常年不间断地流动,保证家家户户的牲畜用水,就是牛肠。

宏村镇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入眼皆是,天井、花园、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我是何秋子,欢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