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讀後感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其實或多或少都有焦慮症,嚴重點的人會有抑鬱症。個人的焦慮和抑鬱情況會隨著自己身體情況,季節更替,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不同,而不同。所以如果自己短時間內出現焦慮和抑鬱其實是很正常的。關鍵是要學會如何面對和控制它,並不是要徹底的消除焦慮,你也不可能徹底消滅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與它和諧的生活在一起。讓它不佔據自己心理的主導地位。

產生焦慮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時候深受父母的影響,或是來自於自己一段當眾非常難堪的經歷,也有可能來自生活出現重大變故後等等。現代社會變化速度太快,人們可能剛剛開始習慣現有的生活或是工作情況,科技商業的迅速更新,導致我們又必須學習適應新的環境。這也是現代社會人中產生焦慮的來源。

要控制自己焦慮情況的先決條件,就是先要坦誠的正視和承認自己的焦慮心理。不要諱疾忌醫。可以找心理醫生把自己所面對的焦慮和自己產生焦慮的原因說出來。當然,你也可以自己當自己的心理醫生,自己和自己對話。向自己大膽的說出自己所面臨的困擾。

當你大膽面對自己的焦慮後,你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來落實治療它的步驟。

首先,你最好是少吃或是慢慢戒掉含有以下成分的食物。 咖啡因,糖,尼古丁。這些物質你攝入後都會增加你的焦慮感。他們對應的主要食物就是咖啡,很甜的食物,煙。你飲食這些食物越多,你反而越不能平靜。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可以每天或是每個月減少他們的攝入量。舉個例子,如果你習慣每天喝三杯咖啡。那你就首先開始減少到2杯。然後過一週後減少到1杯。最後一杯也不喝。本人就是一個重度咖啡愛好者,特別能體會這點。

其次,你需要開始有計劃的做有氧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能促進人體的內啡肽激素的分泌。而內啡肽可以有效的抑制焦慮。這就是為什麼說運動是最好的解藥。當你特別焦慮和鬱悶的時候,記得自己出去跑跑步,出出汗,這樣會有明顯的效果。

再次,你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以及至少一小時的娛樂時間。

學會肌肉和身體的放鬆方法,這本書裡有很詳細的方法和步驟。當遇到讓你焦慮的情況時,你首先要知道其實結果沒有想你想的那麼嚴重。然後你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把人生想象成為一個課堂,想想這些不期而遇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是想教會你什麼。你需要告訴你自己你有權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有說不的權利。當你針對自己某一項焦慮做出面對和改進的具體步驟時,你心裡要明白,治療的過程是長期和反覆。你改變一個習慣需要花費的時間跟你養成這個習慣所花的時間是一樣的。

這本書是一本科學的治療焦慮症的手冊,裡面有很多具體的方法和步驟。你只需要花時間好好的看,然後自己體會,再慢慢的去落實就好。裡面有很多作者的臨床經驗。我特別欣賞作者的一點就是書中最後一部分,作者告訴大家人生最大的焦慮就是“存在性焦慮”,簡單來說就是你這一輩子要做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它是一個哲學問題。對此作者也只能給出他自己的簡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