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若愚
在滾滾黃河即將調頭南轉之段,即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最北端十二連城鄉,至今遺存著一座古城舊跡,古城的名字就叫十二連城,始建於公元583年。顧名思義,十二連城是由十二座城連接而成。 考古學家們還從這座古城遺址上發掘出不少珍貴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代都各有一些代表性器物。其中晚唐時期的綠釉陶質小狗和白釉瓷質小山羊,被專家們稱為“舉世稀有的藝術珍品”。現已陳列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中。
十二連城烽火臺遺址
民間傳說,此城為北宋時期楊家將佘太君率十二寡婦徵西所築,但據《元和郡縣》記載,十二連城原為隋唐勝州榆林城,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當時該城地處戰略要點,可北憑黃河天險,控蒙古草原,南臨中原大地,進退兩易。至今,這座古城雖已只剩殘垣斷壁,但從那依稀可辯的輪廓之中,仍可想象出,當年這座城堡的不凡氣勢。與此相映的還有城西側的秦長城。有關史料載:“蒙恬為秦侵胡,闢地數千裡,以河為界壘石為城,樹榆為塞”。由此,便更使人回想起那烽火相連、號角連營的遠古戰爭場景與氛圍了。
十二連城烽火臺遺址
為什麼叫“十二連城”呢?按民國十九年《長葛縣誌》的說法是:“十二連城在縣(老城)西北五里,形勢彎環,連綿不絕,故曰連城。”這彎環連綿的十二連城,是怎樣形成的呢?民間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春秋時代的鄭國執政子產,為官清正,作風民主,他積極鼓勵群眾提建議,想辦法,發展生產,富國強兵。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地。他還十分關心人民疾苦,把自己的轎子拿出來,讓老弱婦孺過河用。他生不佔民利,死不佔民地,死後讓兒子把他葬在陘山頂上的石頭堆裡。老百姓對於子產的死非常悲慟,於是在今高廟郭村東,男女老少含淚捧土為子產建臺立祠,要讓他四時享祭,常留人間。老百姓的這種虔誠精神,感動了天神黎山老母,老母用黃布袋,背了一袋子土,送到子產臺上,然後沿著金魚河慢慢離去,她邊走邊抖她的袋子,把殘留的土撒在她走過的路上。誰知次日天一亮子產臺竟長成了一座巍峨的土山,撒落的殘土便成了逶迤十餘里的“十二連城”。這樣的傳說,自然是不可信的。
經考古學家實地勘察鑑定:現存在的城牆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約18~20釐米的夯層,說明完全是由人工夯築而成的。同時在夯層中,還發現直徑10釐米左右的棒夯或捆紮棒夯的夯窩。在城牆的表層和牆體附近,曾出土過青銅戈、劍、箭簇等兵器文物,牆體深層內涵,沒有發現秦漢及其以後的遺存物。因此可以斷定十二連城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工修建的。以“十二連城”蜿蜒曲折的走向,連綿10餘里的長度判斷,它不像是一座城邑的城牆,而可能是用於防禦的邊牆——即長城。從歷史記載和地理位置去考察,十二連城可能是戰國時代的魏國長城。但後人們見到是斷斷續續的十二段牆體,所以當地群眾便把它叫作“十二連城”了。
據《元和郡縣》記載,十二連城原為隋唐勝州榆林城,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當時該城地處戰略要點,可北憑黃河天險,控蒙古草原,南臨中原大地,進退兩易。至今,這座古城雖已只剩殘垣斷壁,但從那依稀可辯的輪廓之中,仍可想象出,當年這座城堡的不凡氣勢。